7月7日,在位于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的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1400kg“参优1号”刺参新品种苗种出池打包运往西海岸新区、即墨区的三家海参工厂化苗种生产基地,并在那里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大规格苗种扩繁。
“参优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历经12年培育出的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优良品种,是我国首个抗逆性状的刺参新品种。
新品种破解海参遇高温死亡难题
海参作为我国海水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代表性物种,已形成了以山东、辽宁、河北沿海为主产区、及以南北接力形式延伸到闽浙沿海的增养殖产业群。种业作为海参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石,自上世纪80年代突破以来,形成了以工厂化育苗为主、池塘生态保苗和浅海网箱保苗新兴模式为辅的苗种生产格局,目前海参苗种每年的生产量达到650亿头,其中山东省是全国苗种供应的核心区域。然而,与刺参苗种培育的规模相比,良种苗种的占比却不足20%。
刺参苗种培育受限条件很多,高温就是其中一个。“2018年的高温天气,给海参养殖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山东海参养殖损失约80%,辽宁、河北等地养殖户几乎颗粒无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印庚表示,“夏季光线射入池塘使得水温升高,水温在28℃就达到了普通海参品种的适应上限,如果水温超过30℃就会比较危险。在大部分海参都因高温死亡的时候,我们这个新品种却能存活下来,这得益于它耐高温的特性,因而受到养殖户的认可。”
王印庚所谈的这个新品种就是刺参“参优1号”,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历经12年培育出的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优良品种,于2017年通过国家水产原种与良种委员会评审,是我国首个抗逆性状的刺参新品种。
新品种项目成果实现在青岛转化应用
目前,我国海参良种覆盖率不到20%。究其原因,跟育繁推技术体系的不完善息息相关。产业面临种质退化引发的养殖单产下降、养殖病害增加等诸多问题,海参良种需求量巨大。
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瑞介绍,国内对“参优1号”苗种的需求旺盛,仅大连每年的需求量就达2000万斤,而青岛年生产能力才60至80万斤,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
针对这一现象,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按照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
作战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发展高端水产种业的科技优势,积极争取市级财政资金,组织实施了“刺参‘参优1号’新品种育繁推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本项目利用其研发团队掌握的核心技术在建立“参优1号”育繁推技术体系中,通过加强示范推广与技术人才培养,实现该成果在青岛的转化应用,将海参良种苗种繁育量、稚参培育量和大规格苗种产量都提高1倍以上,分别达到300亿只、30000kg、130000kg,有力提升青岛市海参良种生产能力与覆盖率,推动海参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城,青岛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技术支撑和人才基础,将充分发挥驻青科研院所、渔业技术推广体系、龙头苗种企业等各方优势,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技术体系,有力推进海参良种育种、扩繁和示范推广的有机结合,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良种生产基地和种业企业,打造全国优质海参苗种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