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科技成果 - 科研动态 - 正文

黄海所完成的“海水鱼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日期:2008-12-29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12月29日,黄海所完成的“海水鱼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应用” 成果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及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任主任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陈大刚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该项目在国家863、973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资助下,系统研究了我国北方主要海水鱼类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应用技术,建立了我国海水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和应用研究的技术平台,在基因文库构建、重要性状相关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筛选、分子育种技术建立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包括:(1)构建了半滑舌鳎、大菱鲆和真鲷等鱼类cDNA文库,测定了16000多条EST序列;构建了BAC文库,获得55,296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为155 kb。(2)克隆了大菱鲆、真鲷等鱼类hepcidin、Nramp、MHC、NKEF以及趋化因子等免疫抗病相关功能基因60个,半滑舌鳎DMRT1、P450芳香化酶、SOX10、FTZ-F1等性别相关基因5个,花鲈和半滑舌鳎等鱼类MSTN、GH和GHRH等生长相关基因11个,并对其中30多个基因进行了特征分析和表达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生产性状相关功能基因。对大菱鲆抗菌肽和IGF基因进行重组表达,获得了具有相应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3)筛选到半滑舌鳎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半滑舌鳎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技术,并在生产中应用,半滑舌鳎苗种的雌性比例提高到73%。(4)筛选到圆斑星鲽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圆斑星鲽遗传性别鉴定技术。(5)采用AFLP和微卫星多态性标记,构建了半滑舌鳎遗传连锁图谱。(6)获得了牙鲆和大菱鲆抗病相关MHC基因标记,建立了抗病基因标记选择育种方法,并在牙鲆抗病品种培育中进行了应用。(7)构建了半滑舌鳎等30多种海水鱼类微卫星富集文库, 筛选到多态性微卫星标记570多个。(8)建立了海水鱼类SNP筛选新方法并应用于半滑舌鳎和大菱鲆SNP标记筛选。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阅了实验记录、进行了质询,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先进,原创性强,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该项成果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鲽形目鱼类基因资源筛选和应用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处、育种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