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丝路国家水产养殖国际论坛暨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20年年会以远程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一带一路”海水养殖技术培训基地、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秘书处、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水产学会共同主办。
会议以“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对接产业需求,交流和传播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模式,推动丝路国家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水产养殖领域科研交流和成果推广应用。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埃及、突尼斯、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主管部门、科技教育机构、行业协会、水产龙头企业的代表以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世界渔业中心(World Fish Center)等主要涉渔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代表近1000人参加了会议。
网络会场
黄海水产研究所金显仕所长致欢迎辞,他表示,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切实保障水产品供给、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人员共享经验作法,共谋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世界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黄海水产研究所将继续深化渔业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推动世界水产养殖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水产学会王清印理事长表示,“以养为主”的中国特色渔业发展之路,使中国渔业生产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时也推动了世界渔业生产的增长方式和结构的重大转变。本次会议是渔业领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行动体现,对传播中国渔业绿色发展理念,推广中国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世界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副院长指出,本次会议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成功召开,促进了水产养殖领域科研交流和成果推广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丝路国家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希望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的专家加强交流,共同为保障全球食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做出积极贡献。
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黄倢总干事表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和未来发展的主流,对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应有贡献,论坛召开对推动后疫情时代的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部分线下会场
FAO高级渔业官员袁新华、NACA总干事黄倢、高级官员袁德润、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王清印、印度尼西亚前海洋事务与渔业部长、水产养殖协会会长Rokhmin Dahuri Ismail、墨西哥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Juan Carlos Lapuente Landero、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成果转化处处长王印庚、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Qin Jianguang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Patrick Sorgeloos教授、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Ahmed Jalal Khan Chowdhury教授、世界渔业中心渔农食物系统项目负责人Michael Phillips、缅甸渔业联盟高级副总裁Toe Nandar Tin、孟加拉国虾鱼基金会主席Syed Mahmudul Huq、缅甸Aqua Global Environs有限公司总经理U Win Latt、兰卡可持续投资公司总经理Kulendran Sivaram等1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后疫情时代水产养殖应对策略做了专题报告,内容覆盖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理念和措施、先进模式和成果经验、后疫情时代水产绿色发展的策略。
在后疫情时代海水养殖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话环节,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墨西哥、NACA的专家和企业家就亚太国家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后带来的期待与机遇、疫情后水产养殖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及如何有效推动水产养殖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如何建立更为高效的沟通和联系机制、共同推动全球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等进行了分享、互动与交流。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丝路国家水产养殖国际论坛的成功召开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全球渔业科技和产业合作与交流,建议尽快依托国际水产养殖科技与产业发展联盟,就全球水产养殖领域共同关注的对虾养殖、海藻养殖、养殖微生物环境、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产疫病防控等热点内容优先开展务实合作,通过重大科研任务引领、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推进渔业科技国际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可持续绿色养殖技术与模式,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