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座中国海洋科技城,曾以引领中国海水养殖藻类、虾、贝类、鱼类、海参五次浪潮而闻名于世。而今令青岛更为自豪的是,以海洋养殖种苗产业、海洋药物与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产业为代表的新兴蓝色产业异军突起,绵延730公里的海岸线愈加迷人。
让消费者尽享蓝色保健
8月22日,青岛南山市场热闹非凡。
“一只活海参的价钱在10元左右,每天一只一个月下来也就三四百元,不算贵,而且对人的健康特别有益。”买了两斤活海参的市民李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随着海参产量的增大和价格的降低、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海参越来越多地被端上普通市民的餐桌。
雷霁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55年前,19岁的他从福建偏僻山村来到黄海之滨青岛,从此开始了他的海水养殖事业。半个多世纪来,他研究了22种鱼类,8种实现了产业化。他从欧洲成功引入“多宝鱼”,创建“蓝色”养殖模式,全国年产值达40多亿元。雷霁霖因此被誉为“中国多宝鱼之父”。
在青岛,碧海银滩不失为“蓝色牧场”。上世纪60年代,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使我国海带养殖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每年生产海带干品30万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国对虾养殖为代表的虾类养殖浪潮,使中国连续十几年对虾产量居世界前列,年产量达20多万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海湾扇贝养殖为代表的贝类养殖浪潮,使贝类的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目前,以深水网箱养鱼为代表的海洋经济鱼类养殖浪潮方兴未艾,以海洋药物开发为代表的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浪潮高潮迭起,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青岛对海洋科技的贡献,使我国水产品总量每年超过6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2008年青岛市渔业总产值340亿元,水产品总量105.74万吨,养捕比例7.6∶2.4。
青岛人吃的是“蓝色”食品,穿的、用的也是“蓝色”产品。一套上千元的甲壳质纤维内衣从上市至今畅销不衰,让消费者尽享蓝色保健。这种由青岛即发集团历经两年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及针织品”,有效解决了在纺纱、织造、染色、整理等工序上存在的问题。目前甲壳质保健内衣、袜子、毛巾等系列产品,出口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不少国外客商主动要求与即发集团合作生产。
这是高科技带来的蓝色魅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怀良认为,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资源促进了海产品养殖加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污染。“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及针织品”项目,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为我们找到了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这是个奇迹。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以海带、巨藻和葡萄糖为原料,生产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洋食品和保健品等纯天然、绿色、环保型高科技产品。主导产品海藻酸钠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甘露醇生产能力已跃居全国首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向海洋要淡水、要能源
守着大海,谁又能想到青岛是我国北方沿海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预计到2010年,青岛淡水需求总量将达到13.05亿立方米,供需缺口高达2.42亿立方米。
如何“解渴”?青岛把目光投向了身旁的大海。12年前,青岛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全国第一家工业用海水厂,取水能力28万吨/日,被国家列为海水利用示范工程。随着华欧海水淡化公司建成投产,全国第一个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青岛开发区海水淡化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已形成日淡化海水1.6万吨的能力。到2010年,基地将形成日淡化海水10.6万吨的能力,相当于每年节省自来水2700多万吨。
全面提升海水淡化科研与装备制造水平,在全国率先形成海水利用产业集群,被列入《青岛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黄岛电厂与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合作,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项目“10万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与“水电联产—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青岛隆海集团与天津淡化所合作承担了“大生活用海水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黄岛电厂、隆海集团等项目承担单位已成为青岛市热法海水淡化和大生活用海水的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到2010年青岛将建设成为国家海水利用示范城市。
海水具有天然的自恢复能力和巨大的低位能蕴藏量,自平衡能力强,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去年2月28日,全国首个社区海水源空调项目在青岛开发区唐岛湾畔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民用海水空调项目实现了实质性重大突破,也标志着青岛在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海水空调是一种既可制热又可制冷的高效环保节能空调系统。使用海水源取暖和制冷不需要消耗煤炭、燃油和天然气,从而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同时,海水空调系统与传统的锅炉等供暖系统相比,其间接的环保和生态效应也不容忽视。专家从海水空调节能的角度分析,海水空调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够输出5.6千瓦时电的冷量,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够输出4千瓦时电的热量。海水空调与传统空调相比,节能40%至50%。
崛起海洋综合产业群
在广阔的海洋中,青岛具有发展海洋产业的无限先机。迅速崛起的海洋综合产业集群,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恢弘的画卷。
每当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来临,人们总是怀想起1405年的这一天,郑和率领庞大船队浩荡起航,其中最大的一艘长44丈、排水量近万吨,向世界宣示着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造船技术;500年后,一座坞容量达16000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钢质船坞,在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交付使用,使青岛这座刚刚开埠的城市在船舶史上留下深深地印记。现在,青岛已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能够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内第三个能够建造10万吨级FPSO、第二个能够制造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和目前建造海上采油平台上部模块最大单件的城市。
在重型设备林立的青岛海西湾,山东第一个重型船用发动机项目已全面投产。规划年产350万马力的这一项目,不仅可以解决山东造船业需求,还能有效缓解国内一半的船用发动机依赖进口的局面。
青岛最强的比较优势就在于港口。2008年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增长13.31%;外贸吞吐量突破2亿吨,增长8.69%;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增长10.3%。在近期出台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草案中,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被定位为九大蓝色经济核心区之一。以此为契机,董家口港奏响了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曲。今后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将在董家口港区得以集聚发展。与此配套,港区在打造临港产业区、港城联动方面将发展港口经营、船舶服务、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服务高端产业,引进和培植物流业,形成港口配套服务产业链。
以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开发为代表的海洋药物产业,属于青岛“蓝色中的特色”。目前全市已取得和有可能取得一类新药证书的海洋类新药有9个,其他类别的药物有近20个,还有一批功能食品、化妆品、生物制品及中间产物正在研发或进入生产阶段,以国风药业、国大生物、东海药业、海尔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向海洋药物领域挺进。
着力构建“海洋硅谷”
8月酷暑。即墨市柴岛岸滩,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这个总投资9.4亿元,由科技部等八部委与山东省、青岛市共建的项目,重点建设8个海洋功能实验室、6个公共实验平台和3个技术支撑系统。建成后将跻身世界七大海洋科研机构之列,成为我国海洋领域最主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国内外优秀科学家汇聚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基地。
科技铸造“蓝色辉煌”,青岛是中国海洋事业的摇篮,集中了中国海洋科技的“国家队”。青岛现已拥有海洋科学方面的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3个博士点,成为我国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心。目前,全市海洋专业技术人员有500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17人。在973计划涉海领域的14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主持单位在青岛,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约有40%由青岛市承担。“十五”以来,青岛市共争取国家海洋领域项目700多项,资金超过6亿元。“十一五”以来,青岛市共获得海洋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科技创新是海洋产业发展的灵魂。位于即墨鳌山卫的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是青岛4个“国字号”海洋产业示范化基地之一。在这里的中华鲟种苗养殖车间,几十个养殖水体已经全部投入使用,高温海带、三倍体牡蛎、“黄海一号”对虾、三文鱼育苗等一批种苗新技术和新品种在基地进行实验,成为我国建设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产业化水平最高的水产种苗基地,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成果从这里走向市场。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已经具备了“龙头”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