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顺利下水

日期:2018-09-12 17:23    作者:    来源:综合办公室、资产条件处     打印    加大 减小

9月12日,黄海水产研究所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与东海水产研究所“蓝海201”号为“一型两船”)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下水。这标志着我国最大的两艘海洋渔业综合科考船主体建造完成,进入舾装阶段,不久将以优良的船舶性能和强大的科考功能服务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宋建朝出席活动,并为两艘新船命名。

座谈会上,宋建朝对调查船建造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空前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又进一步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时代赋予了渔业科技工作者新使命、新征程和新任务,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动、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渔业建设还需要渔业科研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宋建朝指出,两艘调查船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和“农业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之一,它们的建成使用,将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将成为我国开展海洋渔业科学调查的主力军,与三大海区现有和待建的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船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全国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他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统筹协调两艘调查船的后续建设工作,确保调查船建设按期高质完成;有关部门要提前谋划,仔细论证,积极争取项目和运行保障经费支持,确保两艘船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指出,两船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高我国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装备水平,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为我国乃至世界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提供重要保障。崔利锋指出,两艘调查船的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部领导、各有关司局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设计、建造、监督监理单位的辛勤劳动,以及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努力工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在农业农村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协调配合各有关方面做好两艘调查船的后续建造工作,确保高质、高效、安全、圆满完成船舶建设任务,确保两船尽早投入使用、如期发挥最大作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努力做好渔业科研工作,为我国渔业科技创新和渔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添砖加瓦,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回顾了调查船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指出了建造极地调查船的迫切需求,并展望了我国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船的发展前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国辉汇报了调查船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建造单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监理单位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船级社分别就建设情况、船舶设计、监理情况和渔船质量技术监督等内容做了汇报交流。

座谈会后,宋建朝正式为两艘调查船命名为“蓝海101”号和“蓝海201”号。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砍缆,两艘新船随即滑开水面,在拖船帮助下缓缓离开船坞,驶向舾装码头。

据悉,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建设是农业农村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科学调查船,操纵灵活,适航性和耐波性较好。船体总长84.50米、型宽15米、满载排水量3297吨、续航力达10000海里,配备有国际先进的科学调查系统,技术水平和调查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蓝海101”号和“蓝海201”号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建设和具体运维,主要承担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调查监测以及海洋综合调查和研究工作。两船的交付使用将标志着三大海区均有了千吨级以上专业的海洋渔业调查船,它们将与“北斗”号及2010年建成交付的“南锋”号共同成为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我国对深远海的科研探索能力,为我国完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副院长崔国辉、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书洲,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张锋,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汪学军、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时以群,中国船级社副总裁李昌健,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忠、副主任冯志勇、秘书长邵启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姜清春等领导和嘉宾100余人出席下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