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科技成果 - 科研动态 - 正文

黄海所“人工鱼礁调查与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进展

日期:2007-06-30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沿岸环境污染,海底平秃化、水域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鱼类繁衍生息场所和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日趋枯竭。人工鱼礁作为养护、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科学合理地建设人工鱼礁,有效养护近海渔业生态环境,在科技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GG2205026)的资助下,黄海水产研究所适时启动了“人工生态渔业系统的构建与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该课题在所科研处统一协调下,由鱼类室、环境室、资源室相关人员组成联合攻关组,在人工鱼礁礁体结构优化、流场效应数值模拟和人工鱼礁生态效应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近日,课题组在人工鱼礁生态效应调查和评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历经多航次调查的基础上,于2007年10月5日对多年前投放在胶南灵山岛海域的人工鱼礁作了准确定位。这批人工鱼礁是黄海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首次开展人工鱼礁研究和建设时投放的鲍鱼增殖礁,至今已在水下20余年。目前已发现并标记的这批人工鱼礁共有50余个,礁体状况基本完好,未出现严重的沉陷与淤埋现象。课题组通过水下观察、实物礁体起吊、生物取样等方法,获取了这批“文物级”鱼礁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进一步分析和调查,可为我国今后人工鱼礁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鱼类室、环境室、资源室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