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书香

首页 - 党建文化 - 创新文化 - 黄海书香 - 正文

2020年春节回乡调研(二)——G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建议

日期:2020-05-20 17:36    作者: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题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带着问题深入实践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新特征新要求,破解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难题,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向深入。对家乡最好的报答,是叩问初心、守护初心;对家乡最好的宣言,是坚守使命、担当使命。“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永葆赤子之心和奋斗精神,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的赶考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春节回乡调研。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在严格遵守疫情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电话、微信、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调研,结合因疫情居家隔离的特殊时期,记录所见所闻所想,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深度、接地气的调研报告:有铭记“红色初心”,对家乡“红色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感慨、感恩、感悟,有对家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的调研和思考;有感受家乡新气象、新变化的详实记录;也有在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立足岗位,投身科研工作的启示......

G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建议

办公室 李亚男

一、引言

2017年、2018年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就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就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这既是贯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一根红线,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此次结合2020年度春节回乡调研契机,以家乡G市(县级)为例,对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人才振兴、文化建设情况、生态环境建设及治理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 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并提出几点建议。

二、实施现状

1.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势头,创新发展模式。实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战略,大力投资,建成集农家乐、乡村采摘、垂钓园、儿童乐园于一体的子成田园综合体;投资开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黄桃采摘基地,催热“后备箱”经济;筹备建设养殖起步区、丹参种植基地,目前也已初具规模。建造“前蔬菜、后蘑菇”的高档阴阳连体大棚,打破数九寒冬没有暖式蔬菜大棚的历史。通过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打造“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投资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1万亩。

2.人才振兴

通过组织视频教学、现场观摩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农民科技水平,发挥科技人才的带动效应;深入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上门服务活动,手把手进行农业实践技术培训。发挥能人经济效应,鼓励、支持、引导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能人”组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公司和企业,鼓励工商资本流入农业生产领域,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一批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3. 文化建设

G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广泛宣传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等。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创研中心以及非遗实践基地、美育科研教学基地等特殊功能作用,深入挖掘G市传统文化特色,推进农家书屋及文化广场建设。

4.生态环境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长效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制定出台史上最严厉的《秸秆禁烧实施办法》,购置无人机全天候航拍监控,对焚烧秸秆现象有烟就罚、见火就“抓”,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大力开展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新造片林、高标准农田防护林、森林生态廊道、各类植树、高速两侧绿化等。

三、存在问题

针对G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现将存在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1.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

目前“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不足,与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业融合不紧密。同时,农业产业链过短,农业研发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难。调研显示,大多数贫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分散的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未能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这些落后地区都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问题。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据了解,乡镇和行政村层面的集中供气设施只能覆盖部分住户。污水处理的任务更重,部分农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沟。在生产设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问题,水利系统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在生活设施方面,农村的水、电、气、路、教育、文化和网络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3.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力不足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基层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道路修缮、污水有效治理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财政无力全部承担。同时,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升需要匹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农村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人,导致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现在农村50后、60后居多,70后的非常少见,80后、90后的基本见不着,正如乡亲说的,“翅膀硬的都飞走了”,穷庄户地,根本留不住人。

4.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落后村,其村“两委”班子能力薄弱,“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农村“两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缺乏对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目前村干部收入较低,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

四、G市乡村振兴未来发展之思考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是各地共同抓手,结合本地实情和特色,积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牢牢把握G市蔬菜、水果种植优势,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发展“一村一品”绿色支柱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构建集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于一体的产发中心,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户增收途径,推进“旅游+农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生态休闲观光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

2. 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的承接平台。加快小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特色产品、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小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加强村庄规划,引导适当集中居住,制定农村遗弃房屋处置政策,带动农民就近城镇化。

3.绿色低碳, 提升乡村村容村貌

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构建“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的乡村格局。规范废物排放及垃圾投放管理,通过集中治理,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开展绿化香化、道路改善、实施街路亮化、建文化广场、建立管护队伍行动,有效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实现农村环境管护长效化,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4. 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能力

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健全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 发挥好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农村发展“领头羊”的作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扎根基层、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农村干部队伍。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