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挪建交70周年,也是挪威政府赠送给我国的渔业科学调查船“北斗”号运行使用40年,还是张志强投身我国渔业发展的40年。
伴随着“北斗”号的运行,张志强从水手一路成长为船长,这期间他抗风波、抵恶浪,战海盗、办船报,成为“北斗”号5任中国船长中任期最久的一位。
依托“北斗”号这艘“功勋调查船”,有三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张志强全程见证了“北斗”号的荣光时刻。“我们就像两个老伙计一样,并肩作战、相互鼓励。”张志强说。
声学探测仪,捕鱼有神器
2024年12月24日,“北斗”号起航前往黄海执行冬季航次渔业资源调查任务。趁起航之前,张志强带记者参观了这艘我国服役时间最长的渔业科考船。
“我是第三任‘北斗’号船长,在‘北斗’号上前后工作了25年,担任船长15年,是历任船长任期最长的,和‘北斗’号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张志强边带领记者参观“北斗”号,边说着自己与它之间的故事。
张志强戴着眼镜,身着冲锋衣、运动裤,挺直的腰板让他显得格外神情高涨,1.84米的个头,头顶几乎要顶到驾驶舱天花板。
张志强是烟台人,1963年出生。1984年7月自山东水产学校“海洋捕捞”专业毕业后,在分配的几个单位中,他选择了黄海所。
1984年10月份,在张志强进入黄海所后的第三个月,这艘让所有人期盼已久的科考船来到青岛,停靠在8号码头。不久后“北斗”号调查任务随即开始。
“第一次登上这艘船时兴奋又亲切,它就是我以后在海上的家了。”就这样,张志强开始了他以船为家、与“北斗”号同舟共济的25年。从水手开始做起,一路从三副、二副、大副驾驶员再到船长。
在登船的过程中,张志强问了记者一个问题,“你知道这条船为什么起名北斗吗?”这真把记者问住了,张志强说,北斗星在航海中是非常重要的指明星,此外,当时中国的三个海区所都有科考船,南海所的叫南锋号,东海所的叫东方号,黄海所位于最北边,所以最终命名为“北斗”号。
“北斗”号的使用,也开启了我国声学渔业调查的先河。“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声学评估系统。”在声学室张志强指着一排看上去像黑白电视屏幕的设备说,航行过程中,该设备向海水中发射声波,遇到鱼群后,声波反射回来,通过这套设备可以定量评估某一海区内渔业资源量,实现全水层海洋生物资源探测,这就为我国渔业资源调查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这套设备中间经过几次更新,到现在还能正常使用。”张志强说,依托这套设备,“北斗”号首个调查任务计划进行鲐鱼实验性捕捞,“但我们到黄海调查时发现,黄海有大量鳀鱼,就转向鳀鱼资源调查。”在捕捞鳀鱼过程中,船上配备的中层拖网起了大作用。
这项调查工作持续了近10年,探明了我国沿海尚未开发的中上层渔业资源,该项目也推动形成了我国的鳀鱼渔业和鱼粉加工业,为减轻其他近海传统经济鱼种的捕捞压力、解决渔民就业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这项调查成果也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斗不倒翁,两下白令海
随后,张志强带记者来到驾驶舱,这是他作为船长最常待的地方。
张志强介绍,“北斗”号船长56.4米,相对较短,这会导致船压不住浪,为了保证安全性,设计时增加了船体水下体积,从而确保其极高的稳定性。“稳性好并不是船不晃,而是船晃动厉害还能恢复原样,指着倾斜仪。”张志强说,“你看,我们在海上遇到过多次船体倾斜30度的时候,都能平稳度过,有些稳性不好的船,船体倾斜到20多度的时候就可能回不来了。”
所以初次跟随“北斗”号出海的科研人员中大部分会晕船,“大家都说跟着‘北斗’号出海后再到其他大型科考船上就感觉不出晕船了,‘北斗’号就是一个不倒翁,大家也开玩笑地称‘北斗’号为“北斗大学”,简称“北大”,哈哈哈。”说起这些,张志强很自豪。
在进行了几年近海渔业调查后,“北斗”号开始向远洋进发。两下白令海是张志强印象最深的远洋任务。分别是1990年和1993年,进行白令海狭鳕捕捞。
“这一次任务非常艰苦,白令海的海况非常恶劣,风浪极大。”1990年,首次任务,由于准备不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993年“北斗”号承担“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项目的海上调查任务。在做了充足准备后,面对滔天恶浪,“北斗”号应对得仍然有心无力。“巨大的风浪让船体大幅度摇晃,倾斜仪多次偏到30度,我们在船上经常被顶起来。”张志强说,除了要抵抗超强巨浪,船员们还要节省物资,此次航次历时约70天,70天中间没有靠港没有补给,蔬菜最后只剩下土豆、圆葱,饮用水当时是通过海水淡化产的淡水,非常少。
在这样的条件下,“北斗”号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项目填补了我国北太平洋狭鳕远洋渔业资源研究的空白,其调查研究成果直接为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白令海公海狭鳕渔业资源管理多国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维护了我国的远洋捕捞权益。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而1993年,30岁的张志强开始担任“北斗”号船长。
黄海探鳀鱼,南海战海盗
在黄海探鳀鱼和白令海峡调查之后,“北斗”号开展了126项目,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1996-2005年)。这次调查,摸清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生物资源的家底,“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区在春夏秋冬都要各进行一次渔业资源调查,所以126项目前后进行了多年。”
最艰苦的当属夏季南海的资源调查任务。“气温高、海况复杂、海盗出没,形势复杂,还要时常避免西北太平洋台风和南海自身形成的小台风的双重夹击。”张志强说,“126”调查任务时的“南海U形线调查”是他担任船长期间最艰苦的调查航次。
“南海U形线调查”航次,正值炎热的夏季,复杂的周边海况和十分炎热的天气,给海上调查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
白天甲板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在甲板上作业时,穿着工作胶鞋都不能长时间站着,一会儿的功夫鞋底就会变形。”为了降温,船员用甲板海水泵抽水喷在甲板上,海水立马蒸发变成了蒸汽,“大家站在甲板上就像是在洗桑拿浴似的”。
同时,“北斗”号上淡水资源紧缺,淡水舱可以装载60吨淡水,一个月的航次,平均每天只能控制使用最多2吨淡水。为了节省有限的淡水,当时张志强和全体船员都剃了光头,几天才洗一次澡,“随船出海的南海所的科研人员给予北斗船员高度赞扬,直竖大拇指。”
最让张志强头疼的还是那时南海猖狂的“土海盗”,张志强介绍,土海盗多为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的渔民,他们在南海上驾驶着小船伺机而动,我们这种科考船航行期间他们一般不会靠过来,但当我们进行站位调查停下来时,他们就可能会靠过来。
“这个时期全员戒备,高度紧张。当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驾驶室,晚上就睡在驾驶室沙发上,服务员把饭送到驾驶室,扒拉两口饭又赶快盯着雷达看。”航次结束船回到广州长洲岛码头后,张志强瘦了8斤。
为了记录这段难忘的经历,张志强和船员们在船上办起了报纸——北斗晚报。船上条件有限,就使用科研人员的便携式打印机打印。张志强清晰地记得第一期北斗晚报的内容,“封面是彩印,里面的内容是黑白版,一共两个版内容,内容是我们船员自己写的。”
126航次全面、系统评估了我国渤、黄、东、南海生物资源、栖息环境,填补了我国在南沙海域生物资源等多种学科方面的空白,为我国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北斗”号被农业部授予“功勋调查船”荣誉称号。2008年张志强卸任船长,走下“北斗”号,进入黄海所船舶处负责船舶管理工作,将“北斗”号的经验服务到黄海所的其他科考船上。2023年张志强退休,“这40年我与海打交道,退休后,我想去领略下祖国的大好河山。”11月下旬,张志强刚从恒山回来。
40年来,“北斗”号调查船以振兴我国海洋渔业科研事业发展和维护国家权益为己任,培养、集聚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渔业专家,为我国渔业资源调查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北斗’号在经过保养维修后,能继续劈波斩浪为我国渔业资源调查做贡献。”张志强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