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2日讯 由挪威政府建造并赠送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今年迎来服役40周年。该船船长56.4米,总吨位1165,1984年到达青岛港,是当时我国最先进的渔业资源调查船,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管理使用。40年来,为摸清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状况、促进海洋渔业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渔业合法权益和国际间渔业谈判提供了国际公认的科学依据。2007年被农业部授予“功勋调查船”荣誉称号。
8月20日,“北斗”号从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出发,前往黄海进行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航行途中,记者参观了随“北斗”号到达中国时配备的仪器设备、生活设备等,这些40年前的“老物件”,或已淘汰,或仍在役,均是我国渔业资源调查的重要史料。

这是“北斗”号上配备的声学探鱼仪(现已淘汰,改用其升级版),标志着声学渔业调查来到中国。利用该设备,“北斗”号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渔业声学评估,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这是“北斗”号上的电报机(现已淘汰,被卫星通话代替),用于远距离通信。

这是“北斗”号上的集中控制室,用于监测、遥控主机等绝大多数的船舶动力设备。

这是“北斗”号驾驶室里的场景,诸多新设备和老设备都在使用。

这是“北斗”号驾驶室里舵机,控制船舶航向的舵机(右)。

这是“北斗”号驾驶室里的雷达(现已淘汰,改用更先进版),提供船舶航信信息,保障安全航行,被誉为船舶“眼睛”。

这是“北斗”号驾驶室里的老式电话,绿色的电话用于船与船、船与陆地的通讯,白色的电话用于船舶内部生活区的通讯。

这是房间里配备的旋转式拨号电话,至今可用。

这是“北斗”号餐厅里的海鸥画。

这是“北斗”号餐厅里的钟表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