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给海水养殖做“安保”,黄海所获批成为全球首批四个FAO参考中心之一

日期:2023-11-06 15:55    作者:    来源:观海新闻     打印    加大 减小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日讯 “地球的健康是一体的,人类健康、动物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野生动物、养殖系统的病原,可能会影响人类健康。新冠疫情暴发后,更加警示了全球协作预防新发传染病的重要性。”202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全球成立四个水产养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和生物安全保障参考中心(简称“FAO参考中心”),对于成立FAO参考中心的原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简称“黄海所”)研究员、FAO参考中心负责人张庆利如是说。

https://img.guanhai.com.cn/a/10001/202311/d8b8e54b2359ceb17ca87462e520dea3.jpeg

张庆利研究员在开展对虾玻璃苗弧菌病病原学研究

基于在海水养殖病害防控领域基础与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黄海所成为FAO参考中心之一。近日,黄海所FAO参考中心正式挂牌。在新的国际平台上,科研人员着力给海水养殖做“安全保障”,促进全球海水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服务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同一健康”。

将疾病防控前置,防患于未然

自2016年以来,每年的11月3日是“同一健康日”(One Health Day)。这一节日来源于2010年为有效防止动物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FAO携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制定的“同一健康”(One Health)战略,旨在加强全球合作,改善和捍卫所有物种的健康与福祉,促进全球应对疾病暴发的能力。202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加入“同一健康”联盟。在“同一健康”背景下,FAO安保中心应运而生。

近年来,水产品对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水产病害问题也日益凸显。《2022年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显示,水产养殖因病害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39亿元。”张庆利介绍,在全球范围内,病害问题都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抗生素的应用有效控制了水产疾病的发生,但盲目使用和滥用抗生素,造成了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人类健康面临新的风险。

因此,FAO参考中心主要开展两方面研究工作:一是水产养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二是生物安全保障技术。”张庆利补充说,耐药性更多是调查研究,构建水产养殖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残留监测体系,而生物安全保障是一个积极应对的防控措施,其核心理念是通过采取一整套措施来降低病原微生物进入到养殖系统内的风险,相当于将疾病防控前置,防患于未然。两者同等重要,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更看重“生物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

21世纪前后,美国、挪威等多个国家通过实施生物安保战略,已在水产养殖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有效保证了其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黄海所黄倢研究员团队2016年就把生物安保战略这一“舶来概念”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养殖检疫、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举措,帮助养殖企业实现健康管理。起步早、重实践,这是黄海所获批FAO参考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物安保技术在30多个国家应用

种苗在进入养殖场前先进行检疫;养殖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要进行消毒;养殖饵料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抽样检测……给海水养殖做“安保”,防范养殖风险是主要工作。但随着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建立及推广,水产病害问题有时防不胜防。这时的“安保”工作,则重在快速响应,进行疫病监测和评估,提供有效方案,解决水产病害问题。

2020年,我国养殖对虾发生玻璃苗病,被黄海所牵头解决,很好地阐述了水产养殖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的价值。“这个病的主要症状是虾苗空肠空胃,虾体通透,因此被称为‘玻璃苗’。当时,该病在国内最早从南方开始,只有个别养殖场发生,后来种苗运到北方,开始传播到整个沿海地区。染病后第三天,90%以上虾苗都会死亡。大约3个月时间,我国沿海地区80%以上的对虾育苗场和标粗场关闭。”张庆利回忆,当时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渔业主管部门要求黄海所关注病情,研究解决方案。“接到主管部门通知后,仅用两个多月时间,我们就确定了病原。其实患病虾苗是感染了一种弧菌,这类弧菌分泌一种强毒素导致虾苗消化道上皮细胞短时间内大量脱落,丧失了消化功能,进而引起虾苗很快死亡。”

https://img.guanhai.com.cn/a/10001/202311/ace17576475934579727f11b4f088136.jpeg

致玻璃苗弧菌检测试剂盒在青岛组装生产

据介绍,类似致玻璃苗弧菌一样严重影响我国养殖对虾健康的新发病原,黄海所近年先后鉴定了3种,并建立了检测方法,制定了检测行业标准,让全国200多个实验室具备了对类似病原的检测能力。与此同时,黄海所还开发出便捷、高效的对虾病原检测相关技术和产品,并应用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5年里,WOAH新收录了3种对全球有影响的甲壳类新发病原,其中2种是由黄海所鉴定的。这反映出我们在养殖甲壳动物新发疫病病原鉴定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是黄海所获批FAO参考中心的又一重要原因。”张庆利表示。

在世界发出疾病防控的中国声音

黄海所FAO参考中心的成立,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水产养殖领域交流合作提供了又一个舞台,在世界进一步放大了疾病防控的中国声音。

目前,水产养殖业在全球发展并不平衡,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信息差、技术差。接下来,在持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和药物残留监测能力,构建水产养殖生物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同时,我们将持续为FAO成员国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者水产疫病风险管理意识和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张庆利认为,这不仅可以让相关国家掌握前沿检测技术,在疾病发生时第一时间作出响应,而且相当于提升了全球应对新发疾病的能力,对于实现“同一健康”至为关键。

不仅输出和交流技术,还将立足前沿,维护权益。在张庆利看来,FAO参考中心搭建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国可以广泛参与国际活动,掌握全球最先进的生物安保知识。与此同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维护国家权益。“我们对致玻璃苗弧菌基因进化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该毒力基因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新西兰,2015年前后在美国发生了高度的同源进化,后来扩散到了欧洲和亚洲地区。”张庆利举例说,通过病原基因溯源分析,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讲明了玻璃苗弧菌病的演化历程,让致玻璃苗弧菌起源于中国的声音得以消弭。

目前,黄海所还建有WOAH对虾白斑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参考实验室,前者在全球共三个,后者在全球共两个。FAO参考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我国在水产养殖领域有了新的合作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FAO参考中心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引领作用,为全球水产养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与生物安保相关体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全球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祥明说。相信随着黄海所FAO参考中心的正式挂牌,立足青岛、面向全球的这一参考中心会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