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如何保证“海上粮仓”的可持续产出?专家:做好伏季休渔“后半篇”文章

日期:2023-09-01 14:39    作者:    来源:青岛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休渔期内渔业资源量提升明显,休渔期后过度捕捞现状仍未改变,如何保证海上粮仓的可持续产出?

做好伏季休渔后半篇文章

91日,我国黄渤海区结束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当众多渔民驾驶渔船浩浩荡荡奔向大海之际,很多人也会问:伏季休渔多年,黄渤海休渔前后渔业生物有何变化?黄渤海渔业资源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是我国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海洋渔业研究机构,几十年来,每年都会开展多个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航次。专家表示,我国休渔期内渔业资源量提升明显,但休渔期后过度捕捞现状仍未改变,建议做好伏季休渔后半篇文章,加快渔业资源养护恢复,保证海上粮仓的可持续产出。

4个月休渔,渤海渔业资源密度最高增长7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翻开史书,早在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我国学者就表达过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然而,在持续增大的捕捞压力与近海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渔业资源开发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开发不足状态逐渐演变为过度捕捞状态。黄海所卞晓东博士等人研究发现,自1950年以来,渤海内捕捞强度增长了近40倍。在高强度捕捞压力下,渤海鱼类资源早期补充能力较1980年代急剧下降。

改革开放之初,渔业资源衰竭的问题得到了重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中国水产学会复会后的第一次大型学术会议是围绕捕捞过度、资源衰退的讨论,引发了捕捞渔业可持续资源管理的探索和新管理措施的实施,例如拖网退出渤海、对虾增殖放流等,这些措施给渔业资源带来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又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渔业管理措施,其中,伏季休渔制度是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涉及渔船渔民数量最多的管理政策。自1995年全面实施以来,我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在1995-2023年间进行了13次调整。对于黄渤海海域而言,最明显的调整是伏季休渔开始时间从71日提前到61日再提前到51日,由2个月延长到4个月,力度越来越大。

这带来两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变化:一是渔业种类个体大小明显提高,二是渔业资源生物量大幅提升。黄海所研究员单秀娟告诉记者,伏季休渔政策保护了繁殖群体,保证了幼鱼生长期,使其子孙后代得以持续繁衍,确保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产出。例如,黄渤海经济种类如蓝点马鲛(鲅鱼)、小黄鱼、带鱼等鱼类,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口虾蛄(皮皮虾)等甲壳类,以及短蛸、长蛸、枪乌贼等头足类资源量在休渔期均有所增加。根据黄海所最近10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伏季休渔前后渤海渔业资源相对密度增长了3-7倍、黄海渔业资源相对密度增长了2-5倍。

放大伏休效益,优化专项捕捞品种并逐步推进配额捕捞

伏季休渔政策,对于渔民而言,减少了年内生产的作业时间,提高了开捕后的产量、质量,提升了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过,先到先得”“不加限制的开海捕捞,让伏季休渔整体效益大打折扣,过度捕捞的现状至今仍未改变,渔民很快将渔业资源捕捞殆尽,捕捞效率随之下降,以至于很多业内人士感叹休渔4个月,捕鱼30

从调查数据来看,经过4个月伏季休渔,黄渤海渔业资源密度较休渔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相较于黄渤海开发早期,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由于开海后高强度捕捞等原因,目前渔获量虽然依然维持较高水平,但多以当年生和1-2龄鱼为主,高龄鱼数量大幅减少。黄渤海渔业资源结构仍旧是小型中上层鱼类、甲壳类为主。常年带队海上调查的黄海所博士滕广亮说。

如何放大伏休效益,加快渔业资源养护恢复?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是一个方向。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统一部署下,伏季休渔期间开展了针对特殊经济品种的专项捕捞。目前,海蜇、毛虾、口虾蛄、丁香鱼、鱿鱼等是主要的伏季休渔期间专项捕捞品种,总体生产效益良好,实现了伏季休渔期间渔业可持续产出和渔民增收双赢单秀娟介绍。

单秀娟研究员补充说,一些一年生的海洋生物,例如海蜇,如果不进行捕捞,也会自己消亡。黄海所长期开展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搞清黄渤海渔业资源状况,判断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合理评估渔业资源可捕量,为渔业决策和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他们正在评估伏季休渔期间特殊经济品种捕捞的效果,探索发现其他潜在专项捕捞品种,优化专项捕捞品种结构,为伏休期间特殊经济品种有效利用提供支撑。

实施限额捕捞是又一个方向。近年来,我国正以渤海为试点,逐步推进限额捕捞管理,控制捕捞总量,对于近海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黄海所博士丁琪介绍,限额捕捞制度(TACs)作为一种产出控制管理制度,已在世界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中广泛应用,在我国渔业管理中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黄海所正在强化研究,从技术支撑层面助力TACs在我国实施。

从更广的范畴来说,国家间协调行动也是一个方向。今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黄海潮间带和相关沿海生境状况分析》报告,相关负责人在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上进行阐述时说,由于不同生物群体的移动和洄游习性,其分布往往是流动的甚至是跨国界的,这导致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建议中国、朝鲜、韩国三个国家加强黄海的跨界合作,促进鱼类等生物资源的保护或利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