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推进国信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建设,打造“蓝色粮仓”。这一提法引发市政协委员热议。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而海洋种业则是保障我国“蓝色粮仓”的关键。长期以来,青岛致力于海洋水产新品种研发,培育出的海洋类水产新品种占全国半数以上。“发展海洋种业青岛优势得天独厚,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突出,但也面临产业链脱节,存在‘有种无业’的窘境。”市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主任邵长伟表示。
邵长伟认为,应该加强海洋种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重点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扶持优势海洋种业企业,形成企业出题、科研院所作答的协同创新模式。还要加大政府、社会等方面资金投入,给予海洋种业政策、海域等支持,保证海洋种业有充足的“试验田”。
“打造‘蓝色粮仓’,让蓝色海洋变‘良田’,要持续推动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深远海养殖新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规模化、智慧化。日前,获准开展深远海养殖运营试点的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就是很好的探索。”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特聘教授、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何艮表示。他认为,要鼓励校企联合,设立相关扶持基金,推动校企联合设立研发平台,更好推动相关科研成果在青岛落地转化,提高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同时还要持续进行深远海工船适养品种生长和品控营养需求、鱼类节律性摄食规律及投喂策略等方向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研究,打造精准化的海水鱼营养与饲料营养体系。
目前,青岛在建海洋牧场有23处,其中16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总量的1/9。“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青岛已形成了可供全国推广的‘青岛样板’。”在市政协委员、青岛老尹家海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宝昌看来,打造“蓝色粮仓”,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成功经验,带动海洋牧场全面健康发展。
同时,继续加强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推动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要积极推进海洋牧场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波浪发电、休闲垂钓、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实现现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品牌创建,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培育打造一批“青岛海产品”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