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张蕃)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就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所部署农作物、畜禽、海洋渔业三大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进行介绍。
孙好勤表示,国家种质资源库是确保我国农业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重要设施,对于应对各类自然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之重器”。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今年9月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新库有三个特点:一是容量大。总容量达到150万份,保存能力从目前来讲位居世界第一,可以满足今后50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鉴定挖掘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需求。二是保存方式完备。基本实现了种子的超低温保存,还可以保存试管苗和DNA,覆盖了世界上所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三是技术先进。保存技术达到或者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保存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可以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应该说,在目前来讲,我们的保存寿命在全球是最长的。
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涵盖了1个长期库、1个复份库、10个中期库和43个种质圃。我刚才讲的长期库就是我们已经建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主要负责长期战略保存的任务,是整个保存体系的核心。复份库建在青海,承担着备份保存任务。中期库分布在北京、黑龙江、河南等8个省市,负责对外分发共享,以及向长期库、复份库输送资源。还有种质圃,布局在全国38个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是解决果树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问题。
此外,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已经正式批准立项,明年将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保存容量可突破2500个品种,超低温保存精液、胚胎、细胞等遗传材料可以超过3300万份,届时也将位居世界首位。
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在青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建,今年10月已正式投入运行,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投资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保存能力达到35万份,可以基本保存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渔业资源,目前已经保存资源1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