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享有“渔业航母”美誉的“蓝海101”号顺利返回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标志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度渤黄海共享航次夏季航次圆满完成。本航次共有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河海大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0余家单位的32个搭载项目33名科考队员参加,黄海水产研究所滕广亮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历经“烟花”洗礼,收集样本近万份
本航次“蓝海101”号累计航行17天,航程3000余海里,完成调查站位83个,为黄渤海生态系统开展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渔业资源、海洋气象等多学科交叉“综合诊断”。航次执行期间正值炎热夏季,科研人员不畏酷暑接受着大海的磨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在航次临近结束时,虽然经历了台风“烟花”的洗礼,依然圆满完成了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学、沉积物等各类样本收集,共计9729份,为黄渤海海域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变动研究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现场调查资料。
聚焦海洋生态灾害,给黄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做个“体检”
本航次重点关注了黄渤海的水层-底栖生态系统耦合和健康问题,聚焦“大型水母暴发对水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影响、海葵暴发及其扩散对黄渤海底栖生态系统的影响”等一系列科学问题,问诊把脉黄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夯实了走向深蓝的基础。
针对调查期间河南、山东等地连降暴雨黄河泄洪对黄河口海域的脉冲式影响,“蓝海101”号发挥科研人员多学科、设备高精尖的优势,紧急开展了黄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应急监测。利用走航海水自动处理分析系统、温盐深仪、海流计、流式影像分析仪、三联网、水平网、阿氏网等观测手段,就黄河口海域的水动力、水化学、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底栖生物等对黄河泄洪的生态响应进行了全方位监测,充分发挥了“蓝海101”号的科研使命与担当。
建设海洋强国让青春在党旗下熠熠生辉
本航次为3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提供共享服务,而其中大部分项目负责人及参航人员都在40岁以下,都是活跃在海洋领域科研一线的青年骨干力量。为保证疫情期间各项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夏季航次组建了临时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科研调查间隙,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学党史、促科研、海洋强国有我”主题党日活动,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内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海上平凡的坚守,书写奋斗的壮丽人生,年轻的科考队员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海洋科技强国的建设中,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