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青岛财经日报】新中国渔业70年:科技创新让水产“满舱

日期:2019-09-09 16:14    作者: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李倚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昨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隆重举行渔业科技发展七十年暨唐启升院士从事渔业科学研究五十周年学术论坛。以此回顾我国渔业发展的历史,总结中国渔业发展特色和伟大成就,展望新时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未来,弘扬和传承唐启升院士为杰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科研人员的家国情怀和科学创新活力,共同推动渔业绿色发展。

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70年前,全国水产品年产量只有大约100万吨。1950年,中国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有1.7千克,而当时世界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为7.7千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全面推进渔业各领域改革,逐步释放渔业发展活力,我国渔业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现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也是世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水产品产量从1989年起稳居世界首位,为保障食物安全、促进渔民增收、维护海洋权益、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渐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渔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以养为主的中国特色渔业的发展成功之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一条发展中国渔业的正确道路,对于解决“吃鱼难”,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连续28年稳居世界首位,保障我国水产品市场供给,为国家的食物安全、营养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的贡献,不仅引导了中国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时也左右了世界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结构的重大转变。中国特色渔业七十年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经济、社会与科技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科技成果创新推动渔业进步

黄海水产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专业水产科学研究机构,伴随新中国不断创新发展走过70年。以唐启升院士为代表的先辈仁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大批对我国渔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为我国渔业及渔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渔业与生态学家、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开拓者,唐启升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黄海水产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科技委副主任,首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国家973计划资环咨询组组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唐启升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在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养殖生态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性研究,为首创“碳汇渔业”发展新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实施计划制定,组织中国计划立项和实施,为中国渔业科学与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管理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致力于研究成果付诸于渔业发展和管理实践,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环境调查与评估、海湾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等3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资源评估调查”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6项成果获省部科技奖励。

目前,唐启升仍致力于总结和发展因地制宜、特点各异的新生产模式,包括形式多种多样的健康、生态和多营养层次的新生产模式,探讨发展以养殖容量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水平的水产养殖管理,更好地彰显养殖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现代水产养殖发展的要求,满足人类需求与生态福址的平衡,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纪念唐启升院士从事科学研究50周年,不仅从侧面对黄海水产研究所发展与成就进行系统总结,也是对珍贵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更是对老一辈科学家敢于创新、甘于奉献、乐于互助、善于团结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海洋渔业科技及产业发展的梳理和回顾,对于勉励广大渔业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再创佳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