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外渔业动态 - 正文

北冰洋上的“国际来客”

日期:2019-10-08 09:39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17个国家、300名科研人员、5艘极地考察船,以及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组成国际北极科考船队……近日,德国“极星”号和俄罗斯“费德诺夫院士”号从挪威特罗姆瑟港鸣笛起航,奔赴北冰洋中心地区,执行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MOSAiC计划)。未来一年,他们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区域——北冰洋,展开深度科考。

国际极地科学界积极响应

9月20日,挪威特罗姆瑟港,寒意正浓。德国“极星”号和俄罗斯“费德诺夫院士”号静静停靠在码头。中午时分,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瑞波和第一航段11名中方科考队员走下舷梯,在码头上展开五星红旗合影留念。即使拥有丰富的北极科学考察经验,雷瑞波等在面对即将开始的国际联合考察时,依然心潮澎湃。

据MOSAiC计划首席科学家、德国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博士马库斯·雷斯介绍,北极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心。近年来,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出现的冬季寒潮、夏季热浪等极端天气,都与北极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该计划具有开创性,科考队将首次在冬季监测北极气候变化过程,加深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了解。

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持续变暖,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影响。但科研人员缺乏对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的全年观测数据。此次科考队员通过无人冰站等获取北极冰区观测数据,对加强北极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能力、提高对北极海冰快速变化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计划的实施因此得到了国际极地科学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关注。

美国海洋大气局和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联合研究所教授,MOSAiC计划共同首席科学家马修·舒佩认为,该计划与过去的大多数项目不同,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

谈及MOSAiC计划,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波琳·斯诺伊斯·莱琼马尔姆难掩激动之情:“5年前就听说了这个计划,一直梦想可以参与。该计划内容新颖,可帮助我们在北极冬季期间获取宝贵的监测数据,机会非常难得。”

科考船将在北冰洋越冬观测

据悉,MOSAiC计划由德国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发起,是国际上迄今学科最齐全的漂流冰站计划,研究领域涵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海冰、物理海洋、海洋生态和地球化学等,中国、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比利时、丹麦、芬兰、日本、荷兰、波兰、西班牙、瑞典、瑞士等17个国家的3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

按照MOSAiC计划安排,德国“极星”号和俄罗斯“费德诺夫院士”号预计将在起航两周后,抵达东经130度、北纬85度的目标区域。第一航段科考队员将在此寻找合适的浮冰建立漂流观测营地。

据卫星遥感数据显示,今年目标区域海冰范围明显减少,寻找合适的浮冰具有一定难度,雷瑞波等海冰组队员也因此倍感压力。“科考队员需要与时间赛跑”。雷瑞波说,“破冰船抵达目标区域后,过不了多久就进入极夜了,并将一直延续到明年3月底。”

两艘科考船起航后,船上将组织专家学者开办讲座,为数十位年轻科考队员搭建极地探险和考察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深化了解如何进行极地科学考察。10月15日,“费德诺夫院士”号将离开冰站返回特罗姆瑟港。而“极星”号将留在北冰洋,在东西伯利亚/拉普捷夫海北部,随穿极流漂移,直至2020年10月,执行为期一年的有人值守冰站观测任务。

为研究北极贡献中国力量

在MOSAiC计划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可担任中方科学组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瑞波担任现场协调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8名科研人员受邀参加。

根据MOSAiC计划安排,中方将执行海冰、海洋、大气、生态、生物、地球化学的现场观测和采样任务,并在考察期间构建一套有船基观测、主冰站观测和浮标阵列观测相配合的观测体系。

雷瑞波表示,考察过程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将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德国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布放约40个海冰漂移浮标和1套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极海-冰-气无人观测系统(无人冰站)。海洋一所、海洋二所将布放海洋移动剖面式观测浮标、固定层位观测浮标、沉积物捕获器等。同时,中方科研人员还将开展温室气体走航观测,采集海冰冰底藻类样品等,共同探索北极气候、海冰、海洋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