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荣成讯 “扇贝有两百多只眼睛”“鲍鱼可以吸附起两百公斤重的东西”……日前,在荣成市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科普体验馆,讲解员边讲解边鼓励游客们亲身体验,引来游客们阵阵欢呼声。金秋时节,荣成各地的海洋牧场旅游热度不减,每天吸引着数千名游客蜂拥而至。
连日来,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处处人头攒动,吸引游客的不只有蓝天碧海和清爽的海风,还有可与大海“零距离”接触的新奇体验。乘轮渡5分钟左右,便可登上约2000㎡的塑胶浮动平台,戏海豚、采贝类、垂钓,坐在风景里看风景,着实是莫大的享受。
“我们的目标是让这处海洋牧场能满足人们对海洋的一切向往。”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说,“目前还只是有观光、采摘、垂钓、餐饮等基本功能。按照规划,我们还将在后续的建设中增加更多的游乐设施和项目,比如摩托艇、划船、帆船、冲浪等。”
一处海洋牧场就是一片多彩的海洋世界。“开展文旅项目的同时,我们就规划建设了展厅、科普体验馆,用于开展研学游。”卞大鹏说,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山东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现在,研学游的游客量能占到游客总量的两三成,最远的来自新疆、广东等省份。”去年启动的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也为海洋牧场源源不断地送来了自驾游客。“在2020年之前,80%左右的游客是旅游团。而现在,散客已经占到了40%—50%。”卞大鹏说。
目前,荣成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1个,省级海洋牧场17个,海洋牧场规模、体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近几年,“夏游海洋牧场”成了荣成文旅的“金字招牌”,旺季时每月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各地游客的纷至沓来,也带火了渔村的渔家乐、海草房民宿。同在桑沟湾畔的东楮岛村,不足两百户村民,就开起了100多家渔家乐、民宿。去年,东楮岛村的游客数量突破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文旅项目只是海洋牧场的一部分,它更大的价值是“蓝色粮仓”和“海底森林”。以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为例,这里采用多营养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实现养殖系统内物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并把营养损耗及对环境的压力降低到最低,单亩年收入比传统养殖模式提高近30%。同时,藻类、贝类都是固碳“高手”,在这片约1.3万公顷的海域里,每年可固碳11万吨,相当于陆地植树造林12万公顷。
荣成市拥有50余万亩可养殖的海域和300多种海洋经济生物物种,海洋碳汇优势明显。如今,在政府、科研团队、企业、渔民多方参与下,健康养殖、生态修复、金融赋能等成果正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