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严格管控围填海,推进海域、海岛、海岸线和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我国海洋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和栖息地恢复提供了重要保障。
湛蓝的海水、浅黄色的沙滩,不远处还有百亩柽柳林、千亩红树林、万亩海藻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洞头诸湾是典型的海岛类型海湾。近年来,洞头诸湾通过陆海统筹,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让海“清”起来;开展“退养还海”“退人还岛”,保护修复并举,让湾“靓”起来;落实“区、镇、村”三级责任,实行湾滩管理社会化、常态保洁机制,让滩“美”起来;艺术化改造古渔村,打造民宿集聚村落,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让百姓“富”起来……
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洞头诸湾是我国在海湾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环境长效监管、公众亲海环境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的一个案例,也是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稳中趋好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整体持续改善,主要用海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等。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2021年,我国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97.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同比减少8720平方千米。夏季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30170平方千米,同比减少15160平方千米。
“但个别地区生态破坏、局部区域生态退化还较为严重,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升。”蒋火华说。
《公报》也指出,我国近岸局部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一方面是直排海污染源存在超标排放现象,458个日排污水量大于或等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约为727788万吨,个别点位总磷、氨氮、悬浮物等超标;另一方面,河口海湾水质有待进一步改善,2021年劣四类水质的海域面积为21350平方千米,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此外,我国海洋生态灾害多发易发,2021年管辖海域共发现赤潮58次,累计面积23277平方千米。
“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在近海6个代表性断面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结果显示,塑料是我国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说,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中,塑料垃圾分别占92.9%、75.9%和83.3%。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监测断面,海洋微塑料平均密度分别为0.74个/立方米、0.54个/立方米、0.22个/立方米和0.29个/立方米。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的平均密度处于中低水平。
从陆上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严格管控围填海,推进海域、海岛、海岸线和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我国海洋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和栖息地恢复提供了重要保障。
“回家一路平安啊,小天使!”随着执法员挥手告别,被困江豚摇着尾鳍游向了深海。今年5月底,山东烟台海警局执法员在辖区海域成功救助一只误闯渔网被困的江豚。被救江豚为东亚江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定为濒危物种。山东烟台海警局表示,此次在山东海域出现江豚,是近年来该海域管控成效明显、生态保护有力的重要表现。
王菊英说,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通过水污染防治行动,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轻度污染,海域水质状况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
入海排污口连通陆地和海洋,是污染物排海的重要途径,数量大、类型多、情况复杂、动态变化快,精细化管理的困难较大,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难点。生态环境部近日从排污口排查溯源、分类整治、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加强和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2023年完成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和渤海海域排污口整治”等阶段性目标。为此,生态环境部针对入海排污口数量大、情况复杂的特点,推进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区域入海排污口排查,指导江苏、上海、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台账;针对精细化管理困难的问题,加快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编制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技术导则,研究编制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指南等配套文件,指导沿海地区切实做好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和分类监督管理。
王菊英说,在塑料垃圾治理方面,“限塑令”不断升级,从源头减少了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当前,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已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部署,不断压实地方政府塑料垃圾治理和监管的主体责任,其防治责任落实情况也已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
“我们还首次上线了海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系统,并按季度发布国控海洋监测水质信息,努力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蒋火华说。
新技术赋能保护海洋环境
今年4月,浙江舟山市新城双阳码头,伴随着响亮的笛声,我国首艘千吨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中国环监浙001”正式起航,开启2022年度浙江近岸海域国控站位春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中国环监浙001”全船采用专业三维建模工艺建造,船上设4个专业实验室,具备样品采集、常规海洋理化参数测定、微生物分析、海洋动力学测量等功能。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方杰介绍说,“中国环监浙001”可以快速获得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和海洋灾害的范围、危害程度等第一手数据,并准确反映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变化情况。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新装备,除了它之外还有很多新技术、新装备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海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蒋火华说,比如在自动在线监测领域,水质主要指标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得到了规模化应用。在实验室分析领域,高分辨、高通量、非靶向等设备已广泛用于实验室样品分析,AI识别、eDNA测序逐步应用于水生态监测分析研究中。在应急监测领域,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得到充分运用。在卫星遥感监测领域,利用遥感遥测新技术,科学家实现了对生态环境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的监测,构建了天地一体、星地协同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为环保赋能,让监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耳朵’越来越灵敏、‘大脑’越来越智慧,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蒋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