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暗流涌动之下,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日期:2022-03-28 09:06    作者:    来源:青岛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进入新世纪,深海才逐渐走入科研和大众视野,它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在辽阔且多变的自然场域中,孕育着勃发的生机。人类认识海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最早感知到了自然的这种力量。风浪的洗礼、资源的馈赠、无穷的奥秘、乡愁的眷恋,无数的冲动与情感,在潮来潮去中往复奔涌。

2022年3月,山东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正式启动。发挥全省海洋领域“一核引领”作用,青岛重任在肩。在这样一个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重要节点,走向深海这片广阔的蔚蓝,将让我们更加透彻理解这座城市的未来之路。

架起研究与科普的桥梁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龄的深潜者。2018年,82岁的汪品先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到1400米的南海深处科考,9天时间里完成3次下潜。无论是他的科研还是科普,都可以说是“星夜赶路”。“一来劲儿就刹不住了,科学家靠一种内动的好奇心,还有就是责任心。”年过八旬创作《深海浅说》,汪品先把自己“关”起来77天,白天晚上全身心创作,导致免疫力下降,因为肝脓肿住进医院30多天,他却笑言“我真的当‘院士’了”。

科学家应该把研究和普及连起来,汪品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深海是科普的绝佳材料,不但地球上最大的山脉、最深的沟谷都在深海,连最大的滑坡、最强的火山爆发,也都发生在海底。撰写这本《深海浅说》,就是想提供一份既能获取深海知识,又能当作消闲读物看的科普材料。”书中,汪品先从深海的基础知识,一直讲到深海的开发利用。在学术方面,本书也力求深入浅出,争取既能反映国际科研的最新进展,又能追溯历史、揭示科学发现的过程。

“《深海浅说》以深海研究的历史为引子,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地介绍深海研究的一系列重要发现,让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堪称真正的深海‘浅’说。汪先生在这本书中将各个学科融会贯通,在使一般读者受益的同时,让海洋领域研究人员也能通过阅读这本书而对深海获得更加全面的了解。”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周力平说。

看见海底的“璀璨星辰”

汪品先长期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本书中,汪品先尤其着重介绍了20世纪晚期以来人们深入海洋内部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不但回答了深海什么样、深海里有什么,深海资源如何利用,也回答了如何应对开发深海国际竞争等一系列问题。

透过《深海浅说》,人们正在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深海。

16世纪人们弄明白了海洋有多大,20世纪弄明白了海洋有多深。深海压力之下,曾有猜想认为海水是很难流动的。但事实上,海面几千米之下暗流涌动,同时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海底并不寂静,深潜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真相,热液和冷泉的发现,说明海底是“漏”的,海洋底下还有海洋,“深海海底绝不是地球上万事万物的终点,因为海底是一个双向的世界:既有从海面向下的运动,也有从海底向上的运动。”

对于深海探索来说,最大的意外发现在于生物圈——黑暗食物链、深部生物圈,在这片“永久的黑暗”中,生物没有阳光也能生长,甚至动物还在深海造林……

在浩如烟海的深海谜题中,汪品先选择了通俗易懂、乐于被人们所接受的讲述角度和方式,把深海科研中的核心要素向大众讲述,一个个难得的科普好故事跃然纸上。书中还有150幅精美插图,一些从未见过的深海生物也活灵活现展现于眼前,人们探索深海的好奇心就这样被一点点激活。

“国之大家”的家国情怀

“本书不仅着眼于海洋科技,更是深入分析至海洋文化。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上的差异,有着几千年的深远历史根源,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近几百年来中国的历史遭遇,还影响着学术界的思维传统和科学创新对于深层次文化层面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说。

《深海浅说》虽然是一本科普读物,但却流露出汪品先院士作为“国之大家”的家国情怀。在介绍大洋深部结构、海洋碳循环、海洋深部生物圈等深海奥秘的同时,汪品先也呼吁读者深入了解人类和海洋的关系,“当前人类进军深海,正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良机。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意义。”

通过航海导致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进入21世纪,人类向海洋深处进军,与海洋的关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的事,只能由历史自己来回答,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处理好进军海洋过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汪品先如是说。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深海较量,汪品先认为:“科学技术,在深海的国际权益之争中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问题第一在于是否拥有这种高科技的能力,第二在于这种能力能否得到巧妙而有效的使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汪品先为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能够以一本好书为媒介与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同行,并不断引发新的思考,读者也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