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2025年山东威海海洋生产总值将达1600亿元

日期:2022-01-11 15:46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打印    加大 减小

“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将达16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超过4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8:40:42。”1月5日,在山东省威海市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文说,威海将持续在海洋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上发力,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群。

日前召开的威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做强海洋经济,按照“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的思路,推动海洋渔业加速转型,推动海洋生物产业聚链成群,推动海洋制造业能级跃迁,推动海洋生态经济先行先试,增强海洋服务业催化效应,促进海洋三次产业同步提升。

海洋渔业、海洋食品、船舶海工等产业是威海的海洋优势产业。今后,威海将扩规提档海洋渔业,构建现代种业发展、海水养殖绿色发展、远洋渔业组织化发展等三大体系,力争到2025年,优质苗种繁育能力提高到1000亿单位,建造140座现代化多功能增养殖平台,远洋渔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提质增效海洋食品产业,加强海洋水产品综合高值化开发利用,打造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基地。

威海拥有船舶与海工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0家,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70%和80%。延伸拓展船舶海工产业也是威海做强海洋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在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特种船舶修造能力、提高船用配套设备制造水平的同时,也将推动渔业装备集成制造,推进渔业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加快渔业“机器换人”步伐;集群化发展海洋休闲装备制造业,推动钓具产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游艇配套产业,加快“游艇经济”崛起。

目前,威海正高标准推进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加快集聚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据统计,威海已有涉海科技创新平台296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91家,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263家。如今,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碳汇等6个产业成为威海市的海洋新兴产业。

为做大海洋新兴产业,威海将围绕海洋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领域,支持企业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实现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拉长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产业链,加快海产品加工业向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拓展升级;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氢能、海洋生物质能开发,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等于一体的海洋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此外,威海还将打造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海水淡化装备产业集聚,探索开展蓝碳市场地方交易试点,争取将蓝碳纳入国家碳市场交易。

在做细海洋现代服务业上,威海将重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海事海商等3个产业。其中,在拓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打造以威海湾港区为龙头,南海、石岛、乳山口等港区联动发展的现代化港口体系;突出“港口+铁路”集疏运枢纽功能,构建陆海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