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5月30日电(记者杨冠宇)海面上,一个个人工鱼礁陆续沉入海底;海面下,一片片珊瑚与鱼儿和谐共生。这样的画面,让王爱民欣喜不已。
位于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团队负责人王爱民对此功不可没。
2001年5月,王爱民来到海南大学从事科研工作,最初承担的是贝类养殖学教学。他带领团队,历经10年成功培育出马氏珠母贝“海优1号”,这是当时海南省培育出的第一个水产新品种,也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海水珍珠贝类新品种。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爱民开始接触海洋牧场。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刚开始我也是个门外汉。”王爱民说,“因为从事海洋相关科研时间较长,进入角色快一些。”
在他看来,海洋牧场,就是在一定海域里给海洋生物建设它们的生息环境,主要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给海洋生物建个“家”,建成新的生态系统,形成新的生物链。
恰逢此时,蜈支洲岛旅游区前来寻求合作,提出由王爱民带队负责科研,旅游区负责执行。“当时自己是有顾虑的,因为我过去没做过。”王爱民说,“但仔细思索,除了企业需要外,可能以后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会做很多工作。”于是,王爱民带领团队与蜈支洲岛旅游区合作,开始了海洋牧场的建设。
王爱民注意到,由于过去捕捞量大,海洋的一些生态系统在衰退。“海洋牧场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生态系统,特别是要把鱼类资源恢复起来。”他说。
2015年,海南大学策划筹备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爱民扛起重任,成为海洋牧场团队负责人,并吸纳了水产养殖、海洋生态等不同专业的年轻教师一起投身科研。
从2010年开始申请海域,2011年开始投放第一块人工鱼礁,到2019年获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建设的这些关键年份,王爱民都记得特别清楚,蜈支洲岛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2021年4月8号,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又开始投放新的一批共870个人工鱼礁。早期人工鱼礁的投放区域已形成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底生态越来越好,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让王爱民深感欣慰。
作为科技工作者,王爱民认为,科研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每次到达蜈支洲岛查看海洋牧场,王爱民都要亲自下水,几年下来,累计潜水时间达到几百个小时。“只有亲自下海查看,才知道海面下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才能做到成竹在胸。”他说。
在王爱民看来,做好海洋资源和生态的恢复,是他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海南有着发展海洋牧场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做养护型、增殖型、休闲渔业型,都能够发展成功,而且都可以跟旅游联系起来。”王爱民说,“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做好海洋牧场,发展‘蓝色粮仓’,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如今,花甲之年的王爱民有一个愿望,就是做好海洋科普方面的工作,让大众对海洋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海洋的保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