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孜孜耕耘,为了那片珊瑚海

日期:2021-04-22 09:4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美丽的珊瑚是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每年珊瑚虫排卵繁育的季节,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都会带着科研团队,到海南的多片海域监测珊瑚生长、修复破碎的珊瑚礁盘、耕耘珊瑚苗圃……

他研发的火山岩固定珊瑚礁盘等多项珊瑚礁保护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

夜晚,海南三亚某片海域,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纵身一跃,下潜10米。鹰嘴鱼、刺尾鱼正在礁石间酣睡,在手电荧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李秀保来到一丛丛珊瑚前,静静地等候珊瑚虫一年一度的排卵。他必须在珊瑚的精子、卵子排放后一个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收集,带回实验室,破解珊瑚虫有性繁殖的奥秘,选育出更适应在这片海域生存的珊瑚虫。

不惧风浪,守护珊瑚之美

2003年,李秀保从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师从黄晖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良民两位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水产养殖和珊瑚礁保护完全不搭界。李秀保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了珊瑚礁生态学的门。当时在国内,这个专业还属于冷门学科。

“黄晖老师见了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赶紧学潜水。”李秀保说,起初他对珊瑚礁保护毫无概念,并不知道这个学科的试验田在海底,时常要负重几十公斤下潜到十几米深海,干抡铁锤、砸钢圈的活儿。

李秀保拿到潜水证后的第一次潜水是在三亚鹿回头海域——方圆十几米的鹿角珊瑚丛林连成一片海底的“热带雨林”,蔚为壮观。“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世界,珊瑚较为脆弱,而鹿角珊瑚更是对生态环境尤为敏感、挑剔。”李秀保说。

然而,过去,近岸污水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捕捞等对珊瑚礁造成了严重破坏,绵延数百米的珊瑚丛林逐渐退化成只剩下几米的珊瑚带,甚至有的已经很难再连成带。

“不能坐看海底的美丽消失殆尽。”一年100多次的下潜让李秀保渐渐爱上这片珊瑚海。2006年,他第一次在西沙群岛海域看到肉乎乎的肾形真叶珊瑚、仿佛冒着泡的气泡珊瑚、千枝散开的海底柏柳珊瑚等珍稀珊瑚物种,守护脆弱生命的责任感被激发了。

为了看珊瑚、拍珊瑚、研究珊瑚,他时常租条渔船就出海,一去就是一个多月。领略海洋之美,当然也会有风险。有一次李秀保下潜到三亚某片海域科考,海面上的快艇从他头顶呼啸而过,差点擦到头皮。十几年的野外科考中,李秀保经历了数不清的风浪、搁浅,但这些丝毫没有消减他对珊瑚礁、对海洋的热爱。

建造人工鱼礁为珊瑚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李秀保说,珊瑚就像一块块砖,为海洋生物垒砌一座座栖息繁衍的家园。珊瑚礁占整个海洋约1/1000的面积,为1/4的海洋生物、1/3的海洋鱼类提供庇护之所。只有保护好珊瑚,才能守护千千万万的海洋生物。

“人类必须有所作为。”2011年,李秀保所在的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团队与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合作,正式启动了我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项目。

李秀保带领着团队尝试在海底培育珊瑚,将“海洋牧场”中的人工鱼礁设计与珊瑚礁修复结合起来,研发出了珊瑚种植人工礁和黎族船型屋形珊瑚种植礁。

台风、海底流沙让随流而动的珊瑚幼虫很难附着生存,而这种钢筋铁骨和废弃渔船混搭出来的人工鱼礁,可以牢牢地扎进海底。“我们在海底抡铁锤、敲敲打打,干的就是造礁盘、固基底的活。”李秀保笑着说。

三亚蜈支洲岛海域,一片80米长的工字形人工鱼礁,养育着1150株珊瑚。苗圃里每株珊瑚摆放的位置李秀保都了然于心:“这株是小叶鹿角珊瑚,前年8月种的,长势很好,过一阵就可以移栽到附近破碎的珊瑚礁盘上;那株是风信子鹿角珊瑚,去年底种的……”10年间,李秀保和他的团队共移植珊瑚10种5000多株,一岁的珊瑚成活率超过90%,修复珊瑚礁面积约1公顷,这片海域的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升至高于23%。

李秀保还创新使用玄武岩新材料来制作人工鱼礁,并就地取材,用海南特有的火山岩来固定破碎化的珊瑚礁。亲和、自然的火山岩引来珊瑚幼虫、珊瑚礁中鱼类的聚集。火山岩投放的前两年,不仅附着其上的珊瑚长势喜人,周围还出现了大量的海参、海胆、海百合。

可到了第三年,李秀保再到这片海域时,火山岩上已经变成了海藻,更加适应在火山岩上生存的它们挤占了珊瑚的生存空间。“眼下,如何恢复啃食海藻的鹰嘴鱼、马粪海胆等,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珊瑚礁修复,就是这样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李秀保说。

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优先,人工修复为辅,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珊瑚礁保护理念。”李秀保说,珊瑚是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物种。如果水质退化了,再好的修复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2016年,李秀保作为领队、首席科学家带领20多名科研人员,奔赴南沙群岛海域,开展40多天的珊瑚礁生态调查。这次科考,既让他看到了丰富的南海生物种群,也见识到了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珊瑚白化,以及过度捕捞鱼类、大法螺导致的长棘海星的大量繁殖。李秀保说,一只长棘海星,一个月内就能啃噬几平方米的珊瑚。

在海上漂流了40多天,回到陆地后,看到久违的绿植,李秀保感慨:“要摸索开发出更好的修复技术,不仅让珊瑚活起来,还要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让鱼类贝类等渔业资源也丰富起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此后,李秀保和他的团队不仅研究珊瑚,还把草食性鱼类、贝类纳入监测范畴,采集回实验室,在增殖放流时选择更适宜的鱼类。在他们的建议下,当地政府部门每年发动渔民和潜水爱好者下海捕捉长棘海星,保护珊瑚。仅2018年,在南海西沙海域就捕捉了6万多只长棘海星,有效遏制了其对珊瑚造成的损害。

“移栽珊瑚的目的是修复破碎的珊瑚礁,恢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但有些缺乏科学论证的修复,适得其反。比如,从野外已经退化的珊瑚礁群落中,截取珊瑚断肢来培育苗圃,只会加剧珊瑚礁的退化。不考虑水质状况的盲目修复,同样达不到保护恢复的目的。”李秀保说,好在国内珊瑚保护的理念在改变,从最初的慢慢摸索到如今的科学研判、举措得当,国内珊瑚科研团队从最初的零星几个发展到如今的30多个,仅海南大学就有6个团队在做珊瑚的保护研究。李秀保盼望越来越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装备能加入珊瑚礁保护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