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3月24日电(记者陈席元)“海洋经济”是近年江苏两会的高频词之一,江苏是海洋大省,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发展现代海洋经济不仅符合建设海洋强国的精神,更是江苏实现自身更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江苏海洋大学校长宁晓明认为,坚持陆海统筹,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由之路。“江苏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轴基本上是沿沪宁线和长江线,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高端要素集聚与辐射功能、科教实力明显偏弱,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足,经济竞争力亟待提升。”宁晓明说,“与广东、山东等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江苏在海洋高等教育、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海洋技术科学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复合型海洋技术人才总量不足,是制约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宁晓明表示,江苏涉海高校面广分散,整体“海味”不足,从专业分布来看,目前海洋人才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硕士点和博士点较少,培养层次不高,体系不完善,各高校部分涉海专业设置基础学科及传统专业偏多,重复相似的多,且主要面向传统海洋产业服务,面向海洋新兴产业的专业较少,海洋经济、海洋法律、海洋规划等人文社科专业领域近乎是空白。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相互之间联系沟通不充分,集成度不高,缺乏应有的共建共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海洋科教的发展,亟需一定程度的内部整合。
“海洋科学考察是研究海洋的基础,现代海洋观测主要包括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地质环境,而观测需要科学考察船、移动观测平台、浮标和潜标等搭载的各种先进海洋观测仪器等,这方面江苏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存在着严重不足。”宁晓明告诉记者,当前,江苏涉海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由于科考条件限制,仅限于近海科学考察,无法迈向深海远海,制约了江苏涉海科学研究深入开展,对于海洋人才培养支撑存在明显不足。
宁晓明建议,江苏海洋科教崛起需要系统性谋划,突出“人才兴海”战略,优化海洋人才结构;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突出集聚引领能力;优化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构建科技转化新机制。
“江苏应围绕海洋高端装备、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海洋信息技术等新兴海洋产业链,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激励机制,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聚集效应,汇聚国际水平的海洋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围绕产业链布局学科链,加大高校涉海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海洋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产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强化涉海高校的涉海广度和深度,拓展研究方向,培养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与海洋技术相关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培养海洋技术人才。”宁晓明说。
他建议,可建设海洋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设立海洋产业子基金,建设海洋科技孵化器、涉海龙头企业创新平台等载体,加快培育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和科研成果收益分配体系,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渠道。
宁晓明介绍,江苏海洋大学正积极推动共建海洋工程学院,开展中外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开辟境外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和海外综合渔业基地,有序发展远洋渔业,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重点实验室与国际接轨,推动成员间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海洋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
同时,江苏海洋大学与江苏省内涉海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职院校,整合省内涉海资源,共享优质资源、共引高端人才、共创重大成果、共织交流网络,构建创新人才共享机制,创新实验室共享模式,结合各自海洋优势学科,积极与兄弟院校、政府部门、企业联合共建科研实验室,或直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拥有先进设备的主体联系,实施资源共享计划,创新信息共享机制,保证知识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快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作为江苏唯一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在谋划‘十四五’规划时,确立了以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发展思路。”宁晓明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学校持续加大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地质环境方面研究和观测所需要的软硬件平台和设备等的支持力度,目前正在筹划购买科考船、建设海上科考基地,构建高校科研院所间共享机制,持续优化涉海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在学科科研方面,支持学校滚动建设海洋科学优势学科、增设药学优势学科,加大对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海洋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等的建设支持力度。
“学校将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力争成为契合我国东部海洋经济圈、‘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需求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技术孵化园区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形成‘南北协同、服务沿海、辐射江苏’的海洋高等教育新格局。”宁晓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