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青岛蓝色经济“锚定”深远海

日期:2021-01-13 09:36    作者:    来源:青岛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本报1月12日讯 记者今天从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获悉,在水产养殖、海洋装备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青岛正在进行深远海布局。

在深远海水产养殖领域,青岛正在围绕2020年获批的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重点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逐步打造陆基苗种繁育基地、饲料产品加工基地、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冷链物流运输基地等配套产业,形成完善的深远海渔业产业链,带动形成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为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青岛经验和青岛方案。

在海洋装备领域,青岛正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支持,计划协同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和中船、中海油、五矿集团等央企,共同组建中国深远海开发和深海水下装备研究机构,通过在青岛开展深远海技术装备研发,解决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深远海开发技术自主可控。

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青岛正积极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对接,计划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开展深海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深海微生物采集、保存、研发和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加快提高深海基因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能力。

从近海走向深蓝,依海而生的青岛做出前瞻性的深远海产业布局,源于这座城市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先发优势。

据介绍,就深远海水产养殖而言,青岛拥有全省数量最多的深水抗风浪网箱,总数达462个,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水体的体积占全省的40%以上。此前,青岛建成我国首个集远海养殖、能源供应、智能管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智能网箱“深蓝1号”。2020年12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全封闭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工建设,将助力青岛渔业向深远海拓展。

在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青岛同样具有优势。青岛集聚了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科研机构,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料。同时,拥有中船、中海油等一流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具备承接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基础。

据了解,深海蕴藏着储量巨大的多金属结核、硫化物、稀土等资源,其中仅多金属结核的储量约3万亿吨,价值超4000万亿元。截至2019年3月,国际海底管理局已批准了相关国家的近30个矿区,其中我国有5个。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将实现深海矿产资源的商业化开采。我国有关部委正在研究启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大科技专项,青岛将成为其中的关键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