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福建海洋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28.4% 渔业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

日期:2020-12-14 09:09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打印    加大 减小

新华网福州12月12日电(蒋巧玲)“十三五”以来,福建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成效如何?这组数据告诉你答案。

根据省政府新闻办11日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通报的成果显示,“十三五”期间,福建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渔业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

其中,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2018年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达1.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28.4%,居全国第三位。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示范城市和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成效显著。

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2019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3235亿元、水产品总产量815万吨,均居全国第三;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水产品出口额、远洋捕捞产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大黄鱼、鲍鱼、江蓠、海带、紫菜、河鲀、牡蛎等特色优势品种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十大特色养殖品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产业发展方面,五年来,全省累计建成环保型塑胶渔排56万口、塑胶浮球筏式贝藻类养殖30多万亩、深水抗风浪网箱3700多口,初步建成三都澳、沙埕湾等绿色养殖示范区;“振渔1号”“福鲍1号”等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建成投产,实现装备技术突破;培育了闽南、闽中、闽东三大水产加工产业集群和12个水产加工产值超过20亿元的渔业县。

“为了保障民生方面,我们还建成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一品一码’追溯系统,水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有力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邱章泉介绍说,“十三五”期间,福建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台风指数险、赤潮指数险、大黄鱼价格指数险,推进渔业保险实现“增品、扩面、提标”,有效保障渔民收益,维护渔区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