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助力黄河三角洲生态建设 打造我国北方“大蚝”品牌

日期:2020-08-24 15:14    作者: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的“牡蛎生态礁快速构建与示范”项目阶段性成果通过了现场验收。该新型生物礁体快速构建技术是基于牡蛎生长速度快、营集群生活的生物学特性,开发在特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快速相互粘连成礁的技术,实现牡蛎礁快速构建。该种新型牡蛎礁体具有材质绿色环保的优点,降低了混凝土、石块等传统礁体在河口浅滩的沉降风险,且礁体附苗效率高,生物量可控,可显著提升繁殖期的苗种丰度和礁体的扩张速度。该技术创新性地将牡蛎人工增殖与牡蛎自然礁体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新型生态牡蛎礁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增养殖与生物技术团队致力于牡蛎资源保护与利用,在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支持下,推动了基于牡蛎礁系统的环境调控技术发展和黄河三角洲地区地方牡蛎资源保护及近海渔业修复,助力国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同时也将带动青岛高端牡蛎市场,为青岛沿海环境绿色治理提供借鉴。

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牡蛎是世界性的养殖贝类,我国是世界上牡蛎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牡蛎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仅驻青的院所就已经培养出4个牡蛎新品种(其中一个处于农业部公示阶段)。”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国范告诉记者,“然而,我们以往大都关注牡蛎的经济价值,其实牡蛎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绝不仅限于经济价值,牡蛎还是河口与近海重要的生态关键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据介绍,牡蛎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温带“珊瑚礁”系统,是鱼类等动物的栖息地以及抚幼、庇护、捕食场所,在净化水体、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消氮、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计渔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近岸河口绿色治理的新方向。此外,牡蛎礁生态服务功能还可以提升区域环境,带动旅游业发展。我国具有丰富的牡蛎野生资源,曾在各大河口、潮间带区域存在大量的牡蛎礁系统,但近年来大都处于功能灭绝状态。我国的牡蛎养殖规模虽居世界首位,但养殖牡蛎生态功能并不能完全代替牡蛎礁生态系统,牡蛎礁保护与修复工作任重道远。

牡蛎每天可过滤400升水体

“研究团队立足黄渤海区长牡蛎与近江牡蛎野生资源,结合当地海域潮位信息等水文资料、底质特征、测试礁体的生长存活情况,利用自主开发的牡蛎生态礁构建的专利技术,在不同潮位滩涂点构建了两个牡蛎礁区。每个礁区由不同数量的礁核按不同排列方式形成方形礁群、环形礁群及条形礁群构成,形成生物量各异的礁区。”团队工程师王威表示,“目前,我们已建成牡蛎生态礁区总面积7.5公顷,其中牡蛎成贝个体总数达11.63万个,2020年6月在礁区投放了牡蛎附苗器30万个,牡蛎稚贝总量近1100万粒。”

“每只牡蛎每天可过滤高达400升水体,可以提升水体的清澈度,进一步促进改善水下水生植被的生长和氧气供应,改善了水的清澈度和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旅游开发的潜力,形成地方经济新增长点。”据王威介绍,“贝类在固碳上有其独特优势,生物量巨大,可将碳元素通过同化作用固定于软组织中,也可将碳元素以较稳定的无机碳形态固定于贝壳中。贝类的固碳作用具有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潜力。”有专家认为,中国大规模的贝类养殖对浅海碳循环的影响是明显的,成为一个“可移出的碳汇”。

打造我国北方高端牡蛎品种

“我们项目的初衷是利用牡蛎等双壳贝类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生态环境绿色治理。我们团队主要是利用牡蛎礁生态系统进行环境修复,已经开展了包括牡蛎生物学的基础研发,牡蛎种类组成以及适应性研究,黄河三角洲特色牡蛎资源的收集与增殖。”项目负责人李莉研究员告诉记者,“我们主要开展了河口特有种近江牡蛎人工育苗以及增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高盐速生近江牡蛎新品系的培育,在滨州、东营、潍坊等资源产地进行了原位增殖,并开展了生态牡蛎礁新技术的构建,在东营进行了规模示范。”

“提高生物多样性是很多牡蛎礁修复项目的共同目标。牡蛎礁系统同周围的非结构化栖息地相比具有更高的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生物多样性。”李莉认为,“近江牡蛎为河口区大型种,过去在中国南北方河口区都有分布。由于近岸河口环境的变化,在中国北方河口区一度难以寻觅,甚至被认为濒临灭绝。对此,我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区域滨州、东营主要河口近江牡蛎资源,迅速开展了近江牡蛎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工作,获得了1000余万粒苗种。在近江牡蛎原产地进行中培及海上养成,在长牡蛎主养海区乳山进行育肥试养获得成功。”

“近江牡蛎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的成功,将有力推动其成为我国沿海主养品种,打造北方‘大蚝’品牌。有望成为我国北方高端牡蛎品种,减轻对近江牡蛎野生资源的采捕压力。”李莉表示,“同时,近江牡蛎的养殖还对近江牡蛎的资源保护、牡蛎礁的恢复重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近江牡蛎礁资源修复与重建工作的开展,将提供有效补充群体,是实现河口区生态修复与绿色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