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我国首个海捕虾全产业链海上加工中心正式投运

日期:2018-04-02 10:13    作者:    来源:中国渔业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前不久,总吨位4484吨的“东海渔仓”浙玉渔加99999船披彩挂红,缓缓起锚,离开浙江玉环坎门国家渔港,带着6艘子船向东海作业区驶去。这意味着玉环市“海上加工中心”、我国首个海捕虾全产业链海上加工中心正式投运。

“有了这个加工中心,我们就能直接在海上卖掉虾货,不用频繁回港。不但作业时间延长了,油费等生产成本也能节约不少!”海上加工中心的成立,让当地拖虾的船老大们欣喜不已。

老方法成本高品质上不去

拖虾作业是玉环捕捞业的支柱,全市共有151艘拖虾渔船,占捕捞渔船的41.2%,涉及虾类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相关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年产值达6亿多元。

近几年,以捕虾为生的船老大觉得日子不好过了。因为环境整治以及食品安全的紧箍咒越来越紧,玉环当地大批不达标的鲜虾加工企业、冷冻企业及相关企业纷纷关停。

“出海捞虾本身就很辛苦了,但是捞了一船虾后更是辛苦。”船老大陈海冰告诉笔者,因为鲜虾的保存时间很短,为了让虾保鲜,以前往往会往鲜虾里加入一些添加剂,防止鲜虾变黑、不新鲜,但是添加剂使用不当,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一般虾的保鲜时间超过四五个小时后也开始变得不新鲜,所以捞了虾以后,我们就要开足马力往岸边赶,送到陆地上的加工厂去处理。”但是随着近些年海洋资源的衰竭,不少船只都开到很远的外海才能捞到虾,赶回陆地要花十五六个小时,等虾运到岸上的时候,已经不新鲜了。“不仅卖不上好价钱,而且这样赶回来一趟,这么远的距离,耗费的柴油成本就要达到两三万元。”陈海冰坦言,运输压力很大,成本很高,而且虾及加工后的成品品质却上不去。

全国首个海上加工中心

去年七八月份,随着禁渔期的逐步解禁,船老大们扬帆起航,又到海上去拖虾了。然而,大批鲜虾的“登陆”,当地加工能力无法及时处理这么多鲜虾,在酷热中,船老大们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打捞的鲜虾发黑发臭。

“船老大不容易,但是环境问题和食品问题也不能松懈。所以我们开始琢磨,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目前的困境,同时又不用牺牲任何一方作为代价呢?”从去年夏天萌生这个想法开始,玉环民主渔业专业合作社投资5000多万元,组建集加工母船、过驳子船、生产船为一体的海捕虾全产业链海上加工中心,开创全国先河。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完善,海上加工中心终于完工并且投入使用。“‘东海渔仓’浙玉渔加99999船是全产业链里的加工母船,船体长98米、宽16.8米,总吨位4484吨,持航能力达5个月,并配有6艘过驳子船,将拖虾渔船上捕获的虾过驳到母船。这一母六子,犹如一个移动加工厂,与在海上作业的玉环150多艘拖虾渔船形成生产加工无缝对接,解决了加工链断档、食品安全、渔船增产货贱卖等问题。”合作社负责人刘敏强说起这个加工中心,如数家珍,一脸自豪。

走进浙玉渔加99999船的船仓,仿佛置身于一个偌大的海鲜加工车间,这里设有4条全自动水产精加工生产线、配备可容纳4000多吨鲜货的冷冻冰库,从活蹦乱跳的鲜虾入仓到蒸煮、烘干、筛选、去壳脱肉再到出盒装成品,整个过程仅需28分钟。“这样的成品,品质想不好都难。”刘敏强说。

海上随停随加工

前不久,这个被网友称作“虾航母”的移动加工中心离港出海,开始为渔民提供“上门服务”。

“一般我们会选择捞虾船只比较密集的海域进行抛锚停靠,然后出动6艘过驳子船到附近海域向作业船只收购他们刚打捞上来的鲜虾,直接拉回母船进行加工。”刘敏强透露,因为都是鲜虾,品质很好,所以他们的收购价也是很高的。“比方说,往常陆上的收购价大概2元多一斤的虾,我们会出3元甚至4元一斤的价格来收购。”

收购价提高了,加工中心的成本也会大大提高,这样做利润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刘敏强表示不会。“现在我们直接在海上收购渔民刚捕捞的虾,第一时间加工成成品,同时保证了虾干品质和品相,自然能卖好价钱。”

刘敏强表示,这是一个创新双赢的新型模式。“不仅为船老大们省下很多折返、运输、推销的成本,还能让船老大们比平常多赚很多;而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第一时间收购到最新鲜的加工原材料,也可以保证产品品质是最好的。”

玉环东海船仓现代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招永告诉笔者,海捕虾全产业链海上加工中心加工的虾干因品质优良,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订单预约,而前期的成品将统一出口至美国、日本等地,“预计年可加工深海虾2万吨以上,间接能为当地拖虾渔民增收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