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广西谋划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期:2018-03-19 14:29    作者:    来源:中国渔业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本报讯 3月8日,建设投资14亿元的广西北部湾千万标箱现代化港口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西钦州市召开。作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中集装箱海铁联运的重要枢纽,两年后,北部湾港通过能力预计将接近4.5亿吨,千万标箱国际大港“呼之欲出”。

这是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向海洋谋发展要财富行动的一个缩影。

从2017年4月习总书记视察到今年全国“两会”,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的指示要求,坚守“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积极谋划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生态与向海经济攀升“同频共振”。

“破题”高质量发展:

让良好生态优势和向海经济红利同频共振

2017年,广西完成了北部湾海域7000公顷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任务。但划定是基础,严守才是关键。

防城港市的东湾和西湾处于港口交通关键位置,海岸线范围超过100公里,经济开发空间很大。原来该市规划将其全部划入建设范围,进行道路、码头、工业园区等建设。广西海洋部门为了保护东湾、西湾海岸线生态环境,在划定广西海洋生态红线之时,把两湾一半以上的岸线归入范围之内。防城港市严守红线制度,不予突破,同时其港口经济、城市经济、旅游开发仍得以迅速发展。

“作为开发利用的对象,海洋比陆地有更大空间。涉海产业多是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新兴产业,完全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党组书记席扬表示,要让广西海洋和渔业事业在海洋这块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上有新作为,就必须让海洋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让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倒逼绿色、低碳、高效、循环发展的向海经济新格局。

2017年,全新组建成立的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海洋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好向海经济,在积极有效丰富海洋和渔业“粮仓”的同时,全面实现了“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2017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水产品总产量377万吨,同比增长4.43%;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实时监测数据表明,全区近岸水质达标率88.2%,在大陆沿海省区近岸海域水质排名最高。

“谋篇”高质量发展:

广西向海经济新时代展望新未来

“北部湾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厅长蒋和生表示,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他针对完善用海管理体制机制问题,重点建议了如何在保护广西良好海洋生态的基础上谋求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广西打造向海经济存在“三重三轻”的突出问题,即: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中长远发展谋划。特别是沿海三市的海洋产业园区建设雷同、产业结构雷同,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碳型产业少,临港产业布局相似,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打造好向海经济,经营好海洋这块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就是要将发展步伐从沿海区域迈向更深更远的海洋。”向海洋要财富,坚持创新增长与绿色发展并存,让良好生态优势和向海经济红利同频共振、同台“共舞”,是广西海洋和渔业部门过去一直坚守的发展原则,也是现在和未来必须秉承的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

新年度工作思路中,广西统筹建立陆海联动机制,盘活海洋资源,科学、生态用海。全区将利用区位优势,搭建陆海通道,引导广西和内陆的企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开展合作,建立海洋产业基地,实现互利共赢。在着力整合临海产业集群和提升海洋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同时,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上下功夫,让广西向海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