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山东连续现浒苔绿潮警示人类过度经济行为

日期:2010-07-12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浒苔绿潮连续第四年在山东沿海出现,并于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和青岛市以及江苏省连云港陆续登陆,威胁沿岸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专家认为,浒苔作为海水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生物,是大海对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的反映。

浒苔绿潮登陆山东沿海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利用卫星、飞机、船舶和海洋站对黄海浒苔绿潮进行监视监测,27日在青岛南部海域有较大面积浒苔漂浮,覆盖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13900平方公里,最北端外缘线已进入胶州湾。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浒苔绿潮已在山东省日照市和青岛市薛家岛和团岛部分沿海登陆。

记者近日在青岛市薛家岛银沙滩看到,连绵几百米的沙滩上堆积着绿色的浒苔,接近沙滩的海面上也有一条宽两三米的条带状浒苔连绵数百米长,海边散发出一股海草的腥味。岸边一块空地上絮状的浒苔已经失去水分,像绿色的棉花一样堆积在一起,附近仍有工作人员将浒苔不断地送往这里堆放。

在海边经营摩托艇的业户孙洪滨说:“当地政府部门、旅游公司和海边业户从25日开始打捞,搭起了浒苔拦截网,这两天总共有六七百人参与打捞。今年浒苔比去年的大,估计和2008年差不多。我跑摩托艇比较了解外海情况,若要不是拦截网,现在靠近沙滩的这一片海域全部都会是浒苔。”

浒苔虽然无毒,但已对青岛市部分沿海旅游业造成了影响。孙洪滨说:“原来每天都有5000人至6000人来银沙滩游玩,现在由于浒苔的原因,也就几百人,损失肯定不少。而且浒苔还容易将海边游人绊住,昨天就有一个小男孩在海边遇险,幸亏后来被救了。”

浒苔绿潮除对沿海旅游业造成影响外,还直接威胁沿海的水产养殖,特别是养殖的扇贝和鲍鱼。“2008年大规模浒苔暴发,由于浒苔不仅消耗氧气,而且覆盖了海面,导致大量养殖鲍鱼缺氧死亡,给渔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薛家岛边防派出所指导员赵鹏说。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预测,未来3天浒苔将以每天7公里至9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偏北方向漂移,将影响青岛市琅琊台湾、古镇口湾、灵山湾、唐岛湾和薛家岛及团岛至崂山头一带近岸海域并陆续登陆。

浒苔是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的“附产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逄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海连续四年暴发漂浮浒苔绿潮,敲响了黄海近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说明沿岸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让黄海生态环境脆弱不堪,浒苔剧增反映了黄海近海海域氨氮水平达到浒苔大量出现的条件,浒苔是海水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生物。

中国科学院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前期研究发现,青岛附近海域并不存在浒苔的早期生命形式,浒苔是从黄海南部受洋流和风力影响漂浮而至。逄少军介绍,目前,根据前期研究成果,他们认为浒苔在黄海南部形成的原因存在两种可能,均与人类过度排放氨和氮有关。

一是浒苔作为一种在岩石或者其他附着物上的定生海藻,一直在黄海中南部沿海的潮间带或者潮下带存在,近年来可能由于全球气温变化,定生的藻床在春夏季温度上升,光照强度增强,光照时间增长,加之在人类排放氨氮量增加的条件下,形成大量漂浮浒苔,在洋流和风力的作用下边漂浮、边生长至山东沿海。

另外一种原因便是黄海中南部沿海滩涂近年来大规模进行海水养殖,海水中氨氮量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春夏季合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以及特殊的表层海水特征,比如局部透明度加大等,便形成大规模漂浮浒苔。

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刘峰等作的一项调查表明,黄海南部沿海浅滩有大量浮游的浒苔前期生命形式,最高每升海水中有3000余个浒苔的早期生命形式。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今年1月至5月的一项调查也表明,黄海中南部各类养殖池塘、紫菜养殖区、盐场、河口内浒苔等绿潮生物广泛,但由于今年气温偏低,致使浒苔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较晚。刘峰说,浒苔的暴发存在三个必备要素,一是前期浒苔生命形式的存在;二是适应的水温和光照;三是大量的氨氮。因此,无论是哪种可能性成立,海水中富含氨氮都是形成浒苔的必备要素,浒苔绿潮灾害和沿岸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来源:水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