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月9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以科技、创新、质量、服务为着力点,加快山东渔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海上粮仓”。
2013年,山东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现代渔业建设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863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39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10%和14.8%。
2014年,山东渔业发展将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化科技引领,注重创新驱动,突出质量提升,做好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推动建设“海上粮仓”。为此,山东明确了工作重点。
完善海洋与渔业规划体系。争取省政府出台《山东省海洋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人工鱼礁建设规划》和《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建设规划》等现代渔业建设规划。
大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
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园区。稳定现有77万公顷海淡水养殖面积,加快沿黄宜渔荒碱涝洼地、湖库区和近海-50米以内8810平方公里海底渔业开发。培育30处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区,深化渔业结构调整。高起点创建10处~15处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海钓基地。建设57个国家级、省级渔业原良种场,培育建设20个“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推进远洋渔业向纵深发展。抓好大型金枪鱼围网船、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秋刀鱼兼作鱿鱼钓船、公海单拖网船、渔业辅助船的建造改造,尽快建成500艘规模的全省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重点培育5家远洋渔业龙头骨干企业,并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印尼、斐济、斯里兰卡等海外主要入渔国,建设3处~5处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同时完善省内远洋渔业配套体系。
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健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食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行产品速测、标识管理,实行全程控制和质量追溯,强化与市场准入的对接。建设好“胶东刺参质量保障联盟”,做大做强胶东刺参品牌。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渔业。全面启动近海海域、内陆湖泊、水库和城市水系渔业资源调查,重点组织开展城市水系、水源地等资源状况普查,科学规划,搞好“放鱼养水”绩效评估。深入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实行海湖河库联动,在沿海规划建设“9带40群”人工鱼礁场,扩大河流、湖泊、大中型水库的放流规模,全省渔业增殖放流达到60亿单位,人工鱼礁达到1100万空方。大力实施“放鱼养水”工程,在南水北调沿线湖区、重要城市水系和水源地实施30项生态放鱼项目,举办“放鱼节”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组织10家驻鲁渔业科研机构与30家省级水产龙头企业、省级现代渔业园区、渔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进行对接,由科研方面提供生态高效实用技术,由生产方面提出科研需求,加速科技与生产的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创新突破。
改革完善渔业发展机制。坚持家庭经营在渔业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渔场、渔民合作社、渔业企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支持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快现代渔业金融保险制度创新,建立稳定的渔业风险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渔业现代化建设的助推作用,推动渔业生产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中国水产商务网,推进电子商务与监管平台开发与运行。
不断提高依法管海管渔水平。争取省政府颁布实施《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开展渔船普查,完善渔船信息系统,实行渔船船籍港制度,加快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立法。强化渔政综合执法,完善渔业防灾减灾体系,启动实施“百千万”渔船更新改造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