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我国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采集与数据库构建工作扎实推进

日期:2014-09-28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江河湖海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疆土”。在水域资源中,渔业生物是现今和未来人类所依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资源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渔业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利用。我国渔业水域广袤,拥有半封闭型的内陆海(渤海)和世界上最大的陆缘海(黄、东、南海),拥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7大流域,这些水域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渔业生物栖息环境多样、种质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丰富的渔业生物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渔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蓝色经济”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理解和认识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动趋势、合理开发渔业生物资源、保护渔业濒危物种、控制及防治有害物种、监管水产品贸易等是发展现代渔业、保障优质食物蛋白供应的国家战略需求。

针对需求现状,科技部及时启动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重要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采集及其数据库构建”重点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项目还组织了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辖属的海区与流域研究所等国内长期从事渔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力量,实施大空间尺度的整合型研究,项目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各协作单位的地域优势和研究特色。2014年9月11-13日,项目组在青岛召开了项目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旨在总结项目实施一年来的进展、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综合与基础性工作处陈文君处长到会指导,他指出,“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采集与数据库构建”工作是“生物资源科学考察与调查”方面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的立项体现了国家更加重视渔业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项目实施一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多项可喜成果。项目瞄准渔业基础性科研工作需求,建立了具有渔业生物特色的DNA条形码技术及规范,采集并保存了渔业生物标本11067份,获得渔业生物DNA条形码2447条,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渔业生物凭证标本库和DNA条形码数据库,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利用。

开展我国重要渔业生物DNA条形码基础性工作,夯实和发展渔业生物物种鉴定新技术,增强认识和保护渔业生物多样性的能力,拓展DNA条形码技术在渔业新资源开发、种质资源评价、水产育种、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有害入侵种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能为支撑我国渔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引领我国渔业经济发展和水产科学的创新提供基础平台,将对我国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与信息化起到战略性意义。

???

来源:水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