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柳珺)9月27日,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鱼类种子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此次论坛旨在加强鱼类种子创新和产业化,促进现代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围绕种业建设、技术支撑、政策扶持、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工程建设、资金来源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致辞。
张桃林指出,一是要努力实现鱼类种子工程的跨越发展。种业建设是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是产业科技研发的重中之重。要以政府专项投入为引导,吸引各方面对种业研究的投入,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大中型企业开展种子工程研发与建设,瞄准育种共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重点品种的良种选育这两大重点方向,努力实现鱼类种子工程的跨越发展。二是要大力加强鱼类种子工程的联合协作。大联合、大协作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之一。渔业科技具有公益性强、产出周期长等特点。鱼类种子工程建设同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更需要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大联合,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作、农科教结合,形成整体优势和强大合力,针对制约鱼类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广泛开展联合攻关,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和重大成果的产出。三是要着力推进鱼类种子工程的示范推广。鱼类种子工程建设的成果是要应用到生产实践的,建设的成效最终也需要产业发展情况来检验。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良好机制很有必要。要加快鱼类育种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优良品种在产业集中和出口优势区域的示范力度;建立优良品种向生产实践大面积推广和扩散的快速通道。
据悉,今年是大菱鲆引进二十周年。讼坛回顾了以大菱鲆为代表的中国鱼类养殖发展历程,探讨了未来中国渔业养殖发展方向。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崔利锋在会上为在大菱鲆引种及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单位授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等出席了论坛。中国工程院、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雷霁霖院士、林浩然院士等国内外著名水产专家做了主题与专题报告。来自国内3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