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存栋)为了深入研讨国内外渔船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我国渔船装备技术发展战略,3月20日~21日,中国海洋渔船装备技术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承办。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宋健,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项目组组长潘云鹤,全国政协常委、原福建省省委书记陈明义,全国政协常委孙晓郁,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参加工程院咨询研究课题的院士和专家以及来自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宋健副主席与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进行了亲切的会谈。
宋健同志一直高度重视我国渔业装备的发展,多次提出加快发展我国渔业装备的建议。他认真听取了大会报告,与大家一起讨论,并提出应把渔业、特别是远洋渔业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海洋渔业的发展方向是集团化、自动化、规模化,而不是走向个体化;要选准点,建立并扶持渔业装备设计研究中心,提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政府应建立渔业服务体系,成立渔业信息中心;建议农业部渔业局起草一个振兴海洋渔业的实施计划。陈明义同志从《双控》、优化近海渔业捕捞,扶持、加快远洋渔船发展,加强渔船研发,推动船型标准化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渔船技术装备水平的措施建议。
会上,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柳正介绍了该局开展的“全国渔船装备调研”情况,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渔船装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牢牢把握提升渔船装备现代化水平这一主线,以提高渔船安全技术水平、装备现代化水平为抓手,推动现代渔船的发展,带动现代渔业的发展;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居礼、中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工委书记张耕等介绍了我国渔船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以及南海的渔业形势等,指出了我国发展渔船装备尤其是远洋渔船装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他学者和专家就我国渔船装备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如何促进我国渔船装备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分析以及提出了建议。
会议报告的内容丰富,讨论热烈。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海洋渔业不仅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关乎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性、资源性产业。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也是渔船大国,渔船总数达106万艘,占全世界渔船总数的1/4。但由于渔业装备落后,捕捞、加工方式落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少、船龄老化,大多为国外淘汰的十年以上的二手船,关键设备均由国外进口,渔船装备存在“五多五少”(小型渔船多,大型船舶少;木质渔船多,钢质渔船少;老旧渔船多,新造渔船少;沿岸渔船多,远海渔船少;能耗投入多,效益产出少)的状态,严重制约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海洋渔船装备技术,加快推进我国渔船升级更新,意义重大,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悉,中国工程院正开展“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咨询研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此项研究十分关注我国海洋渔业和渔船装备技术的发展。研讨会得到了宋健同志以及中国工程院、农业部、工信部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大会报告和发言为我国渔业装备发展战略论证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充分展现了我国海洋界、渔业界、装备工业界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发展海洋渔业装备技术及海洋渔业的强烈愿望与高度责任心,对于中国工程院做好咨询工作,向党和国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宋健的讲话更是着眼全局,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发展海洋渔业战略产业的可行的策略与举措,对中国工程院的咨询研究工作和农业部的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组织的全国海洋渔船安全技术报告审查会同期举行,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全国海洋渔船安全技术状况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