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解决淡水养殖优质高产、模式升级、提高养殖效率、延长产业链等技术;到“十一五”末,罗非鱼产量120万吨,出口额4.6亿美元
2月12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同时启动,启动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介绍了两个项目建设基本情况,讨论了工作细则、核心任务、考核办法,并确定了片区划分和执行专家组名单。此次启动的两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开展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两个水产项目。
大宗淡水鱼类项目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在启动会上说,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也是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产业地位十分重要。2007年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1971万吨,而上述七种鱼的总产量1384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大宗淡水鱼类是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但由于产期以来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表现在良种的覆盖率低,病害损失严重,养殖模式落后,效益提升乏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创建为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优质高产、升级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延长产业链等技术问题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2008年在新建设的4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水产占5个,其中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最大,共有25位岗位科学家,26个综合试验站。体系下设国家大宗淡水鱼类技术研发中心一个,建设依托单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包括良种选育、养殖新技术与新设施、高效优质配合饲料、生态防病技术以及产品质量控制与加工等一系列技术体系。到2012年末,带动120个示范县和200万亩示范片,辐射1000万亩。
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介绍,我国自1956年从越南首次引入莫桑比克罗非鱼,开始罗非鱼养殖,特别是1978年引进尼罗罗非鱼后,罗非鱼养殖得到快速发展。1983年引进奥利亚罗非鱼后,又开始了高雄性率奥尼杂交罗非鱼的养殖,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罗非鱼养殖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农业支柱产业,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生产格局。2006年我国大陆罗非鱼产量达111.1万吨,出口14.42万吨,出口额约为3.368亿美元。我国大陆罗非鱼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出口量及出口额均列世界第一位。
罗非鱼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产业目标是:“十一五”末,罗非鱼总产量达120万吨,显著提高大规格罗非鱼产量和比重,大规格罗非鱼产量超20万吨,出口额达4.6亿美元;全面提升罗非鱼产品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罗非鱼产业科技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杰人告诉记者,目前农业部、财政部开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现建设的农产品已达50个,其中水产品5个,除大宗淡水鱼、罗非鱼以外,还有贝类、虾类和鲆鲽鱼类。大宗淡水鱼类和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现建设的启动是淡水渔业科技界的大事,是农业科技管理中的一个创新,将对淡水渔业科技形成稳定支撑,改变长期以来缺少科技经费支持的局面。水科院的科技人员要担负起水产科技领头雁的责任,在未来十年内,重点解决长期保障有效供给、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三大技术问题。
农业部渔业局,江西、江苏、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渔业主管部门,全国各大水产院校、研究所、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来源:中国渔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