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局渔政处以豫西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处黄河“金三角”的区位优势为依托,积极做好“水产品特色养殖”这篇大文章,使全市的特色渔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市的优质特色水产品总产量完成8348吨,比上年6556吨增长27%,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去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达到6800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了持续增长。特色渔业的快速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渔)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渔业资源保护是发展特色渔业的生态基础。2009年,三门峡市在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举行了黄河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黄河鲤鱼、黄河鲶鱼、花鲢、白鲢、草鱼、鲫鱼6个品种,放流数量200万尾;开展了河南省首次大鲵增殖放流活动,2000尾规格在20厘米以上的大鲵被投放入保护区的河流中,由农业部倡导并拨付专款、苗种全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
三门峡市成立了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去年对自产和外地调入的水产干、鲜品共计检测10余次,查出重金属超标的产品3批次,共计320千克,灾害评估2次,全面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该市突出抓好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冷水性鱼类养殖技术、水库渔业高效综合增殖养殖技术等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共开展渔业技术专题讲座4期,培训人次500人次。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作,2009年科技入户160户,送新品种上门80次。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及科技入户,使160户渔民户均增收15万元,提高了渔民的养殖能力和水平,增加了渔民收入。2009年全市渔民人均收入达到6800元,比上年6100元增加11%,实现了持续增长。目前,全市通过省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有5个,养殖面积5250亩,每年可生产优质无公害水产品1900吨,产品供不应求。
提高水产业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卢氏、灵宝的三文鱼、虹鳟鱼、鲟鱼等养殖规模达到1.5万平方米,养殖产量达到850吨,产品远销广州、上海、西安、武汉等地。该市从山西省水产院引进虹鳟鱼、鲟鱼亲鱼10对,在灵宝、卢氏县开展了冷水性鱼类人工孵化繁育,共孵化出虹鳟鱼、鲟鱼鱼苗20万尾,培育大规格鱼种30万尾,解决了水产苗种依靠外调成本高的难题,提高了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09年底,银鱼移植面积5万亩,年产银鱼300吨,成为豫西地区重要的银鱼生产基地。大鲵人工孵化也取得了新突破,卢氏的仁达和众发两个大鲵养殖繁育中心共孵化出大鲵3000尾,孵化率达到75%,幼苗育成率达到90%以上,大鲵人工孵化技术的成功,为有效保护和增殖大鲵资源,加快卢氏大鲵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