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威海中心渔港即将投入使用

日期:2010-02-17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威海中心渔港建成后可停靠万吨级远洋渔船。

2月20日,使用30年的威海老渔港将迁至位于环翠区孙家疃镇的远遥,名字改为“威海中心渔港”。

新建的威海中心渔港可以一次容纳1500多艘渔船,码头长度达到1320米,泊位27个,水深4—9米,万吨级远洋渔船都可以停靠。

30年老港:“退役”后将成环湖

位于威海市区东海岸北竹岛的威海老渔港始建于1976年,1979年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30年来卸渔百万吨,为威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随着深吃水大马力远洋渔船的成倍增加,加上远洋渔业自身延伸产业链条的需要,受附近已经形成城区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威海渔港再无扩建空间,疲态渐显。

环翠区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常年停靠老港的有90多对大马力渔船,港池仅为200亩。由于泊位紧张,每逢鱼讯,进港渔船经常遭遇“压港”,最长的要等6个多小时才能靠泊卸鱼。同时,由于深水泊位不够,吃水5米以上的500马力以上远洋渔船要入港非常困难,这正与近海渔业资源现状和远洋渔业趋势“撞车”。此外,渔港内没有污水处理、交易配套设施,对渔民和渔商都不利,附近小区居民夏天都不敢开窗,而位于市区世昌大道的威海水产品交易市场远离码头,还毗邻一居民小区,既不能为渔业经济提供交易和信息平台的延伸,更因其特殊的味道招致周边居民非议。

位于威海城市规划的金线顶项目岸线上是导致威海渔港搬迁的最直接原因。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港区岸线、水域属于威海游艇休闲旅游区。从去年冬天开始,这一区域的前期填海造堤工程已经开始。

9日,大多数渔船还都泊在威海渔港内,出海的只有十几对。在防波堤上,记者看到十几台大型自卸车已经在渔港西侧入口向东填海造堤,东侧的防波堤外也是车来车往,东西对进,预计今年5月合龙,届时,渔港将成为一个环湖。

远遥新渔港:可一次容纳1500多艘渔船

9日中午11时58分,在环翠区孙家疃镇远遥村北的渔港内,蓝色的600马力远洋渔船解缆起锚后燃放鞭炮、礼花,祈求出海后满载“头渔”而归,除它之外,靠泊港区的多是一些小马力挂机船,碧绿的港区显得有些空旷,已经建成的码头岸线区,27个崭新的系缆桩等待着南来北往的渔船。

与港内的寂静形成对比的是,港区施工空地上热火朝天,在施工工人配合下,大型自卸车轰鸣着,把成吨的大型混凝土模块运往正在建设的防波堤施工区。

据驻港指挥建设施工的环翠区海洋与渔业局孙德明局长介绍,这里原是远遥村自建的一个简易码头,防波堤仅有1.8米高,码头长200米,防风抗浪能力有限。威海中心渔港选址此地后,按照抗50年一遇风浪的标准,新建了8.5米高的防波堤,堤长延至1170米,港池达到600亩,可以一次容纳1500多艘渔船。码头长度达到1320米,泊位27个,水深4—9米,万吨级远洋渔船都可以停靠。

除了港口设施外,威海新渔港正在建设陆域配套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 海产品交易批发中心、冷藏制冰厂、油库。预计今年12月前,威海世昌大道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将迁入这里的交易批发中心,为远洋归来的渔船提供一个更及时、更宽大的交易和信息平台。

据威海中心渔港副经理潘咸青介绍,对接搬迁的各项配套工作将于本月15日全部就绪。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