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重要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利用”项目2024年度总结推进会在青岛召开。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陈松林院士等项目咨询专家,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许璇主任科员、丰程程项目专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王毅超项目专员,项目牵头单位有关领导以及项目组成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黄海所副所长叶乃好研究员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欢迎辞,对与会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表示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要求,落实好保障、服务及管理工作。王毅超项目专员对中国水科院项目专员等相关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许璇主任科员对项目在2024年度取得的研究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强调,项目应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目标定位与产业导向,并对项目研发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项目负责人邵长伟研究员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的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对项目和各课题研究内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等展开了充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努力方向。
“重要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利用”项目聚焦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存-识-用”全链条技术创新。本年度,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了良好进展:在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与维持方面,收集保存了水产养殖生物新品种或优异种质亲本资源23种;研发和优化了合方鲫、斑节对虾、虾夷扇贝等13种水产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在水产种质资源监测与鉴定方面,建立了不同水产养殖生物的表型高通量监测技术3种;开展了性别、生长、抗病等相关分子标记筛选和重要性状遗传机制解析研究。在水产种质资源遗传操纵与制种方面,建立了6种鱼类生殖干细胞移植技术,研发了激活型表观编辑技术、纳米颗粒递送技术等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无肌间刺镜鲤、少肌间刺鲢、速生光唇鱼等水产新种质。
本次年度总结会有效检验了项目的研究进展和执行情况,促进了课题间的交流与协作,为项目后续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邵长伟研究员汇报项目执行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