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以下简称“蓝海101”号调查船)再次圆满完成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两个项目任务,顺利返航。黄海所党委书记赵宪勇,副所长叶乃好、邵长伟,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副主任吕泽华以及黄海所相关部门人员等到码头迎接,并就采集的代表性大洋渔业生物样品与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进行了现场交接。活动由叶乃好副所长主持。

“蓝海101”号调查船禹昊船长和航次首席科学家吴强博士分别就海上运行情况和调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并简要分享了此次航次任务的收获。随后,所领导为航次各小组代表颁发了穿越赤道证书。


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吕泽华副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调查工作组历经近4个月的跨年奋战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获取了大量宝贵数据,后续工作组将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助力我国国际远洋渔业履约工作。
邵长伟副所长指出,“蓝海101”号调查船再次执行大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采集了大量珍贵的印度洋海域远洋渔业生物标本,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藏做出了巨大贡献,后续黄海所将组织相关科研人员,从细胞、基因、微生物、标本等水平上进行样品的保存和利用,进而实现样品价值的最大化。
吴强首席代表调查工作组与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研发中心徐东副主任进行了海洋渔业生物样品交接。

赵宪勇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积极开展大洋公海渔业资源科学评估调查,对指导远洋渔业生产、支撑国际渔业管理、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蓝海101”号调查船远赴印度洋执行科学调查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全部科学调查任务,获取了详实而宝贵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为支撑大洋渔业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希望大家在航次结束后,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和数据样品分析研究,扎实做好渔业资源评价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捕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