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调查船起航执行“2024年度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航次。出航前,黄海所副所长叶乃好、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江峰等前往码头送行。
![](/__local/4/AD/41/76258A79E7769B44052D24BE4A3_755B26EF_2481F.jpeg)
“蓝海101”号禹昊船长汇报了航次各项备航工作;航次首席科学家吴强博士介绍了航次调查任务、筹备情况以及开展的针对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履约培训情况等。办公室阮晓红主任宣读了《关于成立2024年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临时党支部的决定》,希望临时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航次保驾护航。船舶管理处强调要加强海上调查期间的值班值守,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丰富详实的科研调查数据。
叶乃好副所长回顾了2023年“蓝海101”号调查船执行“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航次情况,高度肯定了航次体现出的黄海所渔业科考精神,并对本航次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海上作业要做好防护措施,严格遵守船舶管理相关制度和规定;第二,要严格遵守科研调查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出海调查人员与船务工作者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第三,要规范仪器设备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船载设备,确保数据精准、设备安全。
![](/__local/D/04/AA/41986FDAC9768E78DFD9FB0AD81_E7283745_1E72D.jpeg)
朱江峰副院长表示,印度洋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在该海域渔业资源开发需求日趋强烈的大背景下,开展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将为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__local/0/5D/05/185804CFE9354FA0FA04A674084_CA11051E_1BDC4.jpeg)
本航次计划出航120天,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中西印度洋公海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渔业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等,了解中西印度洋物理环境以及重要生境特征,分析鱿鱼类、鲐类和金枪鱼类等主要中上层经济鱼种资源的栖息环境、资源补充动态,并开展资源量评估,以掌握印度洋重要经济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状况,增强我国在国际渔业组织中的科学贡献度,支撑我国在印度洋海域的渔业资源评估和养护,促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__local/6/75/06/835848B7804D6356AF7B76F2826_1A11C2A1_25191.jpeg)
![](/__local/4/42/2E/01B000A2D6CBF3777D2A5B89B27_260E432D_1ABA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