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唐启升院士赴无棣县考察贝壳堤--“北方的珊瑚礁”

日期:2010-10-09 00:00    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打印    加大 减小

10月3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一行在山东省科协副巡视员朱明,滨州市委、无棣县委以及市、县科协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对滨州市无棣县贝壳堤进行考察调研。

在无棣县贝壳堤现场,唐启升院士听取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贝壳堤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贝壳堤的形成历史、现状、规模及分布等方面情况,沿堤考察了贝壳堤的结构、贝壳种类及目前的生长发育状况。考察中,唐启升院士对无棣县贝壳堤的完好保护连连称赞。他指出,贝壳堤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珍贵海洋遗产,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实际生产价值;对于贝壳堤,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还要从全球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它在碳循环中的价值。当看到大量新贝壳被潮水推上堤滩时,唐启升院士高兴地说, 这些贝类“生前”通过滤食和生长繁殖等方式大量使用了水体中的碳, 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从提高近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二氧化碳能力的意义上讲,它们与南方的珊瑚虫有同样的价值,所以, 可以把无棣贝壳堤看作是“北方的珊瑚礁”。 考察期间,唐启升院士还深入了解了无棣县科协工作情况,考察了无棣县科技馆建设工地。

贝壳堤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地质地貌,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三大古贝壳堤中,无棣贝壳堤与国内外同等类型的贝壳堤比较,有几个独特之处。一是贝壳质含量高、数量大,无棣古贝壳堤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于地表的,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 现存量3.6亿吨;二是新老贝壳堤并存,无棣贝壳堤岛不但有距今5000—2000年的古贝壳堤,而且尚有新发育形成的新贝壳堤,每年贝壳增加量在10万吨以上,国外与国内其它的贝壳堤都远离海岸,没有形成新贝壳堤的可能;三是典型的贝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开展相关的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对贝壳堤的保护,2006年国务院批准在无棣县设立“山东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