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藻类生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责任研究员:叶乃好
成员:张晓雯、汪文俊、徐东、范晓、孙科、王巍、王依涛、梁洲瑞、张朋艳
团队重点开展:(1)解析典型海洋藻类基因组水平上的进化与适应机制。依托先进的组学测试和分析平台,解析典型物种的基因组,获得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等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揭示藻类基因组水平上的进化机制和生态适应性。(2)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藻类群体的演变趋势。建立室外实验生态学平台,通过多学科试验技术手段,获得典型海洋藻类物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生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数据与历史统计资料,解析海洋藻类对气候变迁和环境变化的应答与调控机制,推测从工业革命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个物种的光合固碳潜力、营养水平、毒素富集能力以及物种群体动态演变趋势。(3)建立、完善细胞克隆制种等先进苗种繁育技术,完成种质创制工作,通过集成优化的增养殖技术实现大型海洋藻类的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目前,本团队固定工作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3名、助研3名;另有项目岗3名,博士后及研究生7名。近年来,团队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项目总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出版专著3部。
(二)海水池塘健康养殖与质量控制团队
责任研究员:李健
成员: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任宪云、翟倩倩、王佳佳、王琼、陈钊
本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进行了中国对虾和脊尾白虾良种选育研究,提出了可持续的对虾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1-2003)和第一个水产抗逆新品种-“黄海3号” (品种登记号:GS01-002-2013),以及中国对虾耐pH新品系和脊尾白虾快速生长新品系各1个。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构建了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体系,集成生物防控、水质调控、微孔增氧等技术,建立了适合我国北方生态特点“虾-蟹-贝-鱼”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养殖成功率在90%以上。率先开展了海水养殖动物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酶表达与调控机理等基础研究,完成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和环境消毒剂等3大类渔药100余项药效试验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对近20种常用药物在海水鱼、虾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残留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渔用药物安全使用方案,建立了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控制技术,为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自“十一五”以来,培育水产新品种2个;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项;授权专利20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获软件著作权3项;制定标准7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研究性论文250余篇,其中SCI50多篇。
(三)珍稀海洋生物繁殖与保护团队
责任研究员:陈四清
成员:常青、张岩、刘慧、燕敬平、刘长琳、张盛农、谭杰、边力、鲁晓萍
本团队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在苗种繁育理论与技术工艺、水产饲料配制、养殖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技术成果。先后主持948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国家标准等20余项,参加973、863、科技支撑、星火计划等项目10余项。系统开展了金乌贼、鲆鲽鱼、水母、刺参等10余种海水经济动物的繁育生物学研究,先后攻克了半滑舌鳎、星突江鲽、金乌贼、圆斑星鲽和刺参等海珍品苗种繁育和增养殖关键技术,以及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刺参高效配合饲料研制技术,建立了多套鲆鲽鱼苗种繁育和养殖新技术工艺,累计通过8次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引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累计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30余篇);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19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1项;出版专著8部,获得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创建国家级金乌贼保种场1处、国家级半滑舌鳎良种场1处,省级原良种场2处。
(四)海水养殖生态与容量评估
责任研究员:张继红
成员:刘毅、吴文广
团队成员专业包括养殖生态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水养殖等。主要研究内容:养殖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养殖海域生物地化循环;养殖容量评估模型与技术研究;生态系统水平的养殖技术与管理策略;渔业碳汇计量方法与扩增途径。成果产出:团队主要成员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
(五)浅海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团队
责任研究员:蒋增杰
成员:方建光、房景辉、李锋、杜美荣、高亚平、姜娓娓、蔺凡、李瑞环
团队重点开展:(1)养殖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于室内可控实验、现场围隔、走航式大面调查等研究手段,从个体、种群、生态系统水平探讨养殖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扰动作用,揭示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以及规模化养殖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2)海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基于养殖容量的评估结果及不同类型养殖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并合理搭配生态互补的生物功能群,构建多种类型的高效、可持续的海水健康养殖模式,充分挖掘海洋生物的碳汇功能,拓展海洋生物的碳汇扩增途径。(3)海洋酸化胁迫下养殖生物的生理响应及其机理。通过构建室内流水式海洋酸化模拟系统及野外现场围隔实验系统,探讨海洋酸化对养殖生物繁殖、发育、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基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等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揭示养殖生物对海洋酸化胁迫的响应机理。目前,本团队固定工作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3名、助研2名;另有研究生6名。近年来,团队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项目总经费3000多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出版专著6部。
(六)滩涂增养殖与生境修复团队
责任研究员:毛玉泽
成员:李加琦、薛素燕
滩涂增养殖与生境修复团队是在黄海水产研究所传统研究方向“养殖生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渔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海水养殖的发展趋势,组建起来的研究团队。本团队主要开展滩涂贝类增养殖和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与保护技术研究。1)滩涂贝类增养殖:重点开展蛤、蚶、蛏和鲍等经济贝类苗种繁育技术、规模化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鲍原种保护及良种培育;2)滩涂环境保护和生境修复技术:重点开展滩涂受损及恢复机制、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贝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研究;贝类聚集区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3)大型藻类生物修复:重点开展基于大型藻类的生态调控作用研究。目前,本团队固定人员3人,其中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近5年,团队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科研经费1000万元,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得奖励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