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邮箱系统
  • 内网登录
  • 成果查询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概况
    • 团队
  • 科研队伍
    • 室主任
    • 科研人员
  • 成果展示
  • 联系方式

科研系统

  • 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
  • 海水养殖生态与技术研究室
  •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研究室
  • 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
  • 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
  • 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
  • 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研究室
  •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
  • 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
  • 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研究室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在鳗草幼苗培育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4月1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荣成东楮岛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重建项目通过专家组阶段性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山东大学(威海)、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市水产学校、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三大典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海草床为生物提供栖息、育幼场所,丰富周围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全球海草资源日趋衰退的背景下,海草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是重建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海草的移植修复工作面临供体不足,以及获取供体对现有草床造成一定程度破坏等问题。

大叶藻,学名鳗草(Zostera marina),是构筑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黄海水产研究所近海生态养殖团队基于前期对鳗草有繁殖特性及种子萌发受控条件的研究,在建立陆基培养温室、控温循环水系统的基础上,经种子采集、优选、低温保存、促萌发等工艺处理,播种鳗草种子约1.8万粒,总计成苗2466株。种子至幼苗(株高>6cm)建成率为13.7%。研究团队采用营养钵对培育的幼苗在待修复海区进行了移植。

验收专家听取了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记录,现场查看了鳗草培育设施,统计了鳗草幼苗数量,测量了幼苗生长情况。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体系的建立将有效破解海草资源移植过程中供体地易受破坏、移栽体供应来源不足和不稳定等技术难题。鳗草幼苗培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对于海湾海草生态系统重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培育出的鳗草苗

鳗草幼苗移植前的准备

验收专家现场查看鳗草幼苗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 本所简介
  • 科研机构
  • 科研系统
  • 科技成果
  • 成果转化
  • 党群关系
  • 人才培养

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邮编:266071 电话: 0532-85800117 传真:0532-85811514
版权所有: 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络运营与管理:黄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中心 鲁ICP备:05024434号

网站目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