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邮箱系统
  • 内网登录
  • 成果查询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室概况
    • 概况
    • 团队
  • 科研队伍
    • 室主任
    • 科研人员
  • 成果展示
  • 联系方式

科研系统

  • 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
  • 海水养殖生态与技术研究室
  •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研究室
  • 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
  • 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
  • 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
  • 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研究室
  •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
  • 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
  • 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研究室
首页 - 科研队伍 - 科研人员 - 正文


马爱军,女,1971年4月生人。于2002年6月获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鱼类生物学、繁育养殖技术与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课题等,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遗传育种功能研究室主任、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等。系统开展海水鱼类繁育养殖技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机制解析、育种技术创新到新品种培育推广等研究,取得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01(2)和2010(9))以及部、省、市等12 项科技奖励;,培育国审新品种4个,主持培育2个新品种,大菱鲆速生“多宝1号”和抗逆耐高温 “多宝 2 号”、主要完成人培育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2个新品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8 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quacul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 160余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围绕中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科技帮扶;为东盟等国家海水鱼类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

联系电话:13061281659;0532-85835103;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66071

E-mail:maaj@ysfri.ac.cn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向

   海水鱼类繁育养殖技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机制解析、遗传育种技术研发、新品种培育及推广养殖等研究

代表性论著(10篇以内)

1. Genotype by Temperature Interaction for Plasma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under Acute Heat Stress exploring a Method for Screening Physiological Biomarkers of Nontoxic Stres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57(7):2813-2825.

2. GeneticMechanismof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 PPAR Gene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MDPI 2022

3.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otype by Tissue Interactions of Four Genes (AFP1, CIRP, YB-1, and HMGB1) inTakifugu rubripesUnder Different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Frontiers Media S.A. 2022

4.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with upper temperature tolerance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5.Myo-inositol facilitates salinity tolerance by modulating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th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J]. Aquaculture, 2020

6.Transcriptome Analysis for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Related to Gonad Differentiation, Growth, Immune Response and Marker Discovery in The Turbot. PLoS ONE 2016

7.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lily-type lecti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6

8.Changes in protein composition of epidermal mucu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under high water temperature. Fish Physiol Biochem,2013

9.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菱鲆选育家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水产学报2012

10.双锯鱼属(Amphiprion)四种鱼种比较胚胎学研究和进化探讨 海洋与湖沼2018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 本所简介
  • 科研机构
  • 科研系统
  • 科技成果
  • 成果转化
  • 党群关系
  • 人才培养

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邮编:266071 电话: 0532-85800117 传真:0532-85811514
版权所有: 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络运营与管理:黄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中心 鲁ICP备:05024434号

网站目前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