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书香

首页 - 党建文化 - 创新文化 - 黄海书香 - 正文

读胡适《四十自述》有感

日期:2021-07-08 15:21    作者:安青菊    来源:人事科研支部     打印    加大 减小

 

读人物自传可以了解主人公的成长之路,可以感受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更重要的或许是如胡适书中所言,能够了解“心理上的动机,黑幕里的线索,和他站在特殊地位的观察”。

读完《四十自述》,仿佛跟随胡适回到了100多年前的那个中国,清晰的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看到了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和发展,看到了新旧交替的冲突和百家争鸣的思辨。

《四十自述》从童年讲起,将胡适四十年的生活分作三段,分别是在家乡的幼时教育,在上海的求学时光以及在美国时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

胡适幼年丧父,母亲生在乡村却通达明理、仁慈温和,家中虽处境艰难,她却仍坚持让胡适读书求学,也正是因为读书,改变了胡适的命运。他说自己“在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会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第二章“从拜神到无神”,详细叙述了胡适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胡适父亲受程颐朱熹一系理学的影响,提倡“格物穷理”,教人“即物而穷理”。胡适认为父亲留给自己的影响有二,一是遗传,二是程朱理学的遗风。胡适母亲及家中的女眷都是深信神佛的,母亲盼望他能读书成名,也常常叮嘱他每天要拜孔夫子。而他在十一二岁时,却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究其原因,竟是因为那时读《资治通鉴》,有一段范缜的故事导致的:“缜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意思说,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了刀子的“快”;没有形体,还能有鬼神吗?胡适说,司马光引用了这三十五字的《神灭论》,居然把他脑子里的无数鬼神都赶跑了。从此以后,他不知不觉成了一个无神无鬼的人。

书的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详述了文学革命从“乱谈之语”到成为席卷中国的文学运动的过程。开始只是胡适和诸位友人关于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的学术讨论,随后在愈演愈烈的争论中,“他(梅觐庄)越驳越守旧,我倒渐渐变得更激烈了”。

1915年胡适在给梅觐庄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名词。理越辨越明,在这些你来我往的书信辩论中,胡适也不断完善自己关于白话文学的主张。1916年,他写成《文学改良刍议》,抄写二份,一份给《留美学生季刊》发表,一份寄给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对新文学之要点,约有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此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在国内提出“文学革命”的旗帜。

1920年1月12日,教育部颁布命令,是年秋季起,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用白话文。接着,大、中、小学教材全都改用白话文,文学革命宣告胜利。

吕思勉说,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的特殊事是山崩。不知道风化,当然不会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风化,则山崩只是当然的结果。而今,回首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文化运动开始,五四运动爆发,及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我们的国家是因为胡适这样的青年们,在不断奋斗中迸发出生机。